
(1).輕慢不恭。 宋 陳善 《扪虱新話·東坡文字好嫚罵》:“大抵高人勝士,類是不能徇俗俯仰,其嫚駡玩侮,亦是常事。” 明 何景明 《何子·處與》:“與之太難,則曰吝而诽笑;與之太易,則曰汎而玩侮。” 清 獨逸窩退士 《笑笑錄·出詩示人》:“ 沉東陽 野史曰:‘ 晉 桓溫 少與 殷浩 友善。 浩 嘗作詩示之, 溫 玩侮之曰:“汝勿犯我,犯我當出汝詩示人。”’”
(2).猶玩忽。 宋 葉適 《終論》三:“譽彼之威令則明信而吾則玩侮,然則何不易吾之玩侮?而譽彼之明信何也?”《明史·張翀傳》:“ 翀 言:‘陛下詔墨未乾,旋即反汗,人将窺測朝廷,玩侮政令。’”
“玩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别,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玩侮”指通過戲谑、嘲笑的方式侮辱他人,常表現為輕慢不恭的态度,以顯示自身優越感。例如《扪虱新話》提到“高人勝士”因不迎合世俗而“嫚罵玩侮”。
行為特征
由“玩”(玩樂)和“侮”(侮辱)組成,強調以看似玩笑的形式貶低他人,可能造成心理傷害。例如晉代桓溫威脅殷浩“犯我當出汝詩示人”,即以公開隱私進行要挾。
态度表現
指對人或事物的輕慢,如《明史》中批評朝廷政令被“玩侮”,即官員對政令的敷衍态度。
在特定文獻中,“玩侮”也可引申為“玩忽”,即對職責或規則的忽視,如宋代葉適批評政策執行中的懈怠現象。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古文或批評性語境中。需結合上下文區分“侮辱”或“忽視”的傾向,避免混淆。
參考來源:查字典、漢典、《明史》引文等。
“玩侮”這個詞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分别是“玩”和“侮”。
“玩”字的部首是“王”,總共有四筆。
“侮”字的部首是“人”,總共有九筆。
“玩侮”一詞源自古代文獻《詩經·大雅·綿》:“躬自厚于《玩侮》,民之譏我。”其中,“玩侮”意為嘲笑或侮辱。
在繁體字中,“玩侮”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對于“玩侮”這個詞,古人采用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
1. 他對朋友的失敗事業進行了一番玩侮。
2. 面對玩侮,他保持了冷靜的态度。
3. 不要以為玩侮是一種有趣的調侃方式,它往往會傷害别人的感情。
玩忽、玩火、侮辱、侮慢等
嘲笑、譏諷、戲弄、奚落等
尊重、贊美、欽佩、敬仰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