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漏的意思、晚漏的詳細解釋
晚漏的解釋
晚更。漏,更次。《宋史·職官志二》:“翰林學士院……凡拜宰相及事重者,晚漏上,天子禦内東門小殿,宣召面諭,給筆劄書所得旨。”
詞語分解
- 晚的解釋 晚 ǎ 太陽落了的時候:晚景。晚霞。晚會。晚報。 一個時期的後段,在一定時間以後:來晚了。晚年。晚期。晚節。晚婚。 後來的:晚生(舊時文人對前輩的自謙)。晚輩。 姓。 早 筆畫數:; 部首:日; 筆
- 漏的解釋 漏 ò 物體由孔或縫透過:壺裡的水漏光了。漏風。滲漏。漏洩(a.水、光等流出或透出;b.洩露)。漏電(跑電)。 洩露:走漏消息。漏底(洩露内情)。透漏。 脫逃或無意放過:疏漏。遺漏。挂一漏萬。漏網之魚
網絡擴展解釋
“晚漏”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具體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含義與引申義
- 字面解釋
由“晚”(時間晚)和“漏”(漏水)組成,字面意為“夜晚漏水”。
- 引申義
比喻因行動過晚導緻錯失時機,無法挽回。例如:“事情已如晚漏,補救無望。”。此用法多用于提醒他人避免拖延。
二、古代用法與曆史背景
- 時間單位
在古籍中,“晚漏”指“晚更”,即古代夜間計時單位(漏,即更次)。例如《宋史·職官志二》記載,宋代翰林學士院在“晚漏”時分處理重要事務。
- 具體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員夜間值班或處理緊急政務的情景,如皇帝在“晚漏”時召見宰相商議要事。
三、使用場景
- 現代語境:強調時效性,警示拖延後果(如工作、決策等場景)。
- 曆史文獻:描述古代時間制度或政務流程。
四、相關擴展
- 近義詞:失之交臂、時不我待。
- 反義詞:未雨綢缪、及時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記載,可參考《宋史·職官志》相關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晚漏的意思
晚漏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夜晚裡的漏水聲。漏水聲的聲音在深夜特别顯得清晰,因為此時周圍幾乎沒有其它聲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晚漏的部首是水(氵)和日,總共包含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晚漏一詞最早出現在《李白集》中,用來形容夜晚聽到的漏水聲。在繁體中,晚漏的寫法是「晚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晚漏還有幾種不同的書寫方式,如「晩潋」、「晚漏」等。
例句
1. 夜晚裡,她靜靜地躺在床上,心中隻剩下那晚漏聲響個不停。
2. 靜谧的夜,隻有晚漏聲在敲打,猶如一首安眠的催眠曲。
3. 深夜裡的晚漏聲,将我帶入了一個安靜而甯谧的境地。
組詞
晚餐、晚霞、夜晚、夜漏、漏水
近義詞
夜香、夜半、夜晚、暗夜、深夜
反義詞
早晨、白天、黎明、晨曦、清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