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塊的意思、頑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塊的解釋

硬土塊。 宋 洪邁 《夷堅丙志·張四郎》:“又嘗出遊,逢道人立路左作戲,呼曰:‘使君,奉贈一土鏡。’命從吏取之,乃頑塊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頑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需結合權威來源進行辨析:

一、基本含義

  1. 硬土塊(主流解釋)

    • 根據、等高權威來源,“頑塊”指堅硬的土塊,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宋代洪邁《夷堅丙志·張四郎》中記載:“命從吏取之,乃頑塊也”,此處“頑塊”即指硬土塊。
    • 構詞解析:“頑”有“堅硬”之意(如“頑金”指堅硬的金屬),“塊”指成團的物體,組合後強調土質的堅硬特性。
  2. 其他可能解釋

    • 提到“形容固執的人或事物”,但此用法未見于其他權威來源,可能為誤傳或罕見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二、使用場景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夷堅志》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頑塊

《頑塊》是一個常見的詞彙,用于形容一個人或物體的固執、不易動搖的性格或态度。下面将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頑塊》是由“頁”、“土”、“兒”、“一”、“口”五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頑塊》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諸子百家·墨子·非攻下》中。頑塊一詞在文獻中的引申義為形容一個人思想、行為或态度非常執拗,難以改變。

繁體

在繁體字中,頑塊的寫法為「頑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頑塊的寫法為「頑塊」。

例句

他是個頑塊,無論我們怎麼說服他,他都不肯改變自己的主意。

組詞

頑固、頑抗、堅固、骨頭(頑固的人)。

近義詞

執拗、頑強、執着、固執。

反義詞

易變、易悔、馴順、柔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