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人的意思、頑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人的解釋

(1).愚妄的人。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闇事宜之可否,雖企慕而不及者,頑人也。” 唐 劉知幾 《史通·品藻》:“此乃兇險之頑人,強梁之悍婦,輒與貞烈為伍,有乖其實者焉。”

(2).不服從統治的人。《北史·成淹傳》:“行到 朝歌 , 肅 問:‘此是何城?’ 淹 言:‘ 紂 都 朝歌城 。’ 肅 言:‘故應有 殷 之頑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頑人”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固執己見、不聽勸告的人,也可表示愚妄或不服統治的人。

二、詳細解釋

  1. 性格特征
    形容人思想頑固、行為倔強,不願接受他人意見。如《北史》中提到“殷之頑人”,指不服統治的群體。

  2. 曆史語境
    在古籍中常含貶義,如唐代劉知幾《史通》用“兇險之頑人”描述品性惡劣者;《抱樸子》則用“闇事宜之可否”形容愚昧不明事理之人。

  3. 社會屬性
    部分文獻特指“不服從統治的人”,如《北史·成淹傳》中北魏君臣對話時提到的“頑人”。

三、使用場景

四、例句參考


注:如需更完整釋義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頑人

頑人是一個常見的詞彙,用來形容一個固執、倔強、不易馴服或改變的人。這個詞常用來形容那些行為或想法與常人相悖,難以被他人理解或接受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頑人這個詞的構成部分為“須”和“元”。其中,“須”是常用的部首,表示與頭發有關的事物;“元”是古代指陽氣的一種,表示有力量和能力。整個詞彙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頑人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它的基本意思是指頭發多的人,後來引申為倔強的意思。在繁體字中,頑人的寫法為「頑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頑人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字形為「頑人」。古時的寫法字形更加古樸,給人一種古老而莊重的感覺。

例句

1. 那個孩子真是個頑人,無論老師怎麼勸說,他都不肯完成作業。

2. 我的鄰居是個頑人,他堅持不肯搬走,即使周圍環境很差。

組詞

1. 頑固:形容一個人的想法或态度頑強不變。

2. 頑症:指難以治愈或根除的疾病。

3. 頑強:形容一個人的精神或意志堅強,不屈服。

近義詞

1. 倔強:指固執己見,不肯妥協。

2. 頑固:指态度、言論倔強固執,不輕易改變。

反義詞

溫順:形容一個人性格柔和、易于相處,易受他人影響或控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