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軀的意思、頑軀的詳細解釋
頑軀的解釋
頑健的身軀。自謙之辭。 宋 蘇轼 《寶山晝睡》詩:“七尺頑軀走世塵,十圍便腹貯天真。” 梁啟超 《新羅馬傳奇·鑄黨》:“任把七尺頑軀散作灰,也教一國同胞團成片。”
詞語分解
- 頑的解釋 頑 (頑) á 愚鈍:愚頑。冥頑不靈(愚昧頑鈍不靈活)。 不容易變化或動搖:頑固。頑強。頑敵。頑症。刁頑。負隅頑抗。 淘氣,胡鬧:頑皮。頑童。 同“玩”①②。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 軀的解釋 軀 (軀) ū 身體:軀幹。軀體。軀殼。身軀。為國捐軀。 筆畫數:; 部首:身;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頑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 含義:指頑健的身軀,常用于自謙之辭,表示對自己身體的謙稱。
- 詞源:出自宋代蘇轼《寶山晝睡》詩:“七尺頑軀走世塵,十圍便腹貯天真。” 梁啟超在《新羅馬傳奇·鑄黨》中也有類似用法。
使用場景
- 自謙表達:古人常用“頑軀”謙稱自己的身體,如蘇轼以“七尺頑軀”形容自己奔波于塵世的狀态。
- 文學創作:多見于古典詩詞或文言語境,現代使用較少。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賤體(同為自謙身體的說法)。
- 反義詞:無明确反義詞,需根據語境靈活對應。
注意
- 部分資料(如)提到“頑軀”有“頑固不化”的引申義,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或高頻用例,可能為現代誤讀,建議以傳統解釋為準。
總結來看,“頑軀”主要用于古典語境中表達謙遜,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頑軀》
《頑軀》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堅強的、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或身體。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頑軀》的拆分部首是頭部的“頁”字,筆畫數為13。
來源
《頑軀》一詞由《莊子·逍遙遊》中的“遺肌臘骨,形銷骨立,不可使複之於物也”所引申而來,意為身體僅剩下肌肉和骨頭,已無法和物質相辨。
繁體
《頑軀》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頑軀」。
古時候漢字寫法
《頑軀》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差異。
例句
1. 他的頑軀使他在逆境中堅持到最後一刻。
2. 即使經曆了大風大浪,他的頑軀依然無法被擊垮。
組詞
頑強、勇敢、剛強、堅毅。
近義詞
固執、頑固、堅定、不屈。
反義詞
柔弱、軟弱、懦弱、崇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