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碗碟等食具。 唐 李商隱 《雜纂》:“不收拾椀器家事,口中不喃喃,失老婢體。”
“椀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椀器的拼音為wǎn qì,指代碗、碟等日常飲食器具。其中“椀”是“碗”的異體字,屬于古代漢字用法,現代漢語中多寫作“碗”;“器”泛指器皿或工具,組合後特指盛放食物的容器。
文獻用例: 唐代李商隱在《雜纂》中提到:“不收拾椀器家事,口中不喃喃,失老婢體。”此處的“椀器”即指未及時整理的餐具,反映古代生活場景中的器物使用規範。
語言特點:
建議需查詢更詳細釋義或例句時,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或通過古籍數據庫檢索相關文獻。
椀器(wǎn q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一種淺蓋碗和用具的總稱。
椀器的部首是木(mù),總共有14個筆畫。
椀器是由“椀”和“器”兩個字組成的複合詞。椀:古代盛食物的一種小碗;器:工具、器具。合在一起,椀器指的是用來盛放食物的工具或器具。
椀器的繁體字為碗器。
根據古代的漢字寫法,椀器的拆分字形可能是“⺮一⼆⼆口”。
1. 他用椀器盛了一碗熱騰騰的湯。
2. 這家餐館使用的椀器都是精緻的瓷碗。
椀器沒有固定的常見組詞,但可以根據需要與其他名詞組合來形成新的詞語,如:餐具椀器、茶具椀器等。
椀具、盛器。
食物、食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