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聽之。”後以“妄聽”謂隨便聽聽,不認真看待。 魯迅 《準風月談·偶成》:“時代已遠,真僞難明,那邊妄言,這邊妄聽。”參見“ 妄言妄聽 ”。
(2).亂聽;偏聽。《淮南子·主術訓》:“夫目妄視則淫,耳妄聽則惑。”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教子》:“懷子三月,出居别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封神演義》第十七回:“望陛下以祖宗天下為重,不得妄聽女子之言,有廢忠諫之語。”
“妄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綜合多來源信息整理如下:
隨便聽聽,不認真對待
源自《莊子·齊物論》中“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聽之”,意為說話者隨意講述,聽者也不嚴肅對待。例如“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即強調雙方隨意态度。
例句:魯迅曾用“那邊妄言,這邊妄聽”形容不認真對待言論的現象。
亂聽、偏聽
指無選擇地接受信息或輕信片面言論。如《淮南子》提到“耳妄聽則惑”,北齊《顔氏家訓》也告誡“耳不妄聽”。
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古籍引用及現代用例,可參考來源獲取更多例句及完整解析。
妄聽是指不實際存在的聲音或言語,在聽覺上的幻覺。這種情況下,人們會聽到并相信不存在的聲音,常常是由于精神和心理問題引起的。
妄(女 + 亡)聽(口 + 幺)
妄的部首為女,總筆畫數為6。
聽的部首為口,總筆畫數為5。
妄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繁體字為「妄聽」。
在古代,妄聽的漢字寫法并非現在使用的「妄聽」,而是使用「妄聼」。
1. 他常常妄聽一些奇怪的聲音,導緻他無法集中注意力。
2. 她患有精神疾病,經常妄聽到嘲笑的聲音。
3. 醫生告訴他,妄聽是由于他的情緒和壓力引起的。
1. 妄想:虛構的或不切實際的念頭。
2. 妄圖:不切實際的計劃或企圖。
3. 妄議:毫無根據或不客觀的評論或議論。
4. 妄自尊大:虛榮自大,對自己的能力和地位過分自信。
近義詞:幻聽、妄想聽。
反義詞:實聽、真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