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望橹的意思、望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望橹的解釋

觀察瞭望的高台。《左傳·宣公十五年》“登諸樓車” 晉 杜預 注:“樓車,車上望櫓。”《舊五代史·唐書·末帝紀上》:“ 梁 軍退卻,帝以十數騎雜 梁 軍而退,至壘門大呼,斬首數級,斧其望櫓而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望橹”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解釋:

一、軍事設施含義(主流釋義)

指古代用于觀察敵情的高台或瞭望裝置,常見于戰車或城防設施中。例如:

二、成語含義(部分來源提及)

比喻“袖手旁觀、不願出力”的行為,源自古代船客隻看船夫劃船卻不幫忙的現象。但需注意,此釋義僅見于部分現代詞典,古籍中未發現明确用例,可能與“作壁上觀”等成語存在混用。

建議

若用于學術研究或古文解讀,建議以“瞭望高台”為核心含義,并參考《左傳》《舊五代史》等原始文獻;若涉及現代成語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望橹的意思

《望橹》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凝視着船槳”。它通常用來描述一個人站在岸邊或船上,目送着船槳的劃動,抒發壯志豪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望橹》的部首是木,拆分筆畫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望橹》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落霞舞低  擺雙橹,起蕭鼓。”從此,這個詞就被廣泛引用并流傳至今。

在繁體中,望橹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望橹的寫法是“望櫓”,這是因為槳的古代稱呼為櫓。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的寫法發生了變化,現代漢字中的橹取而代之。

例句

1. 他望橹良久,默默地祈禱着自己的夢想能夠實現。

2. 我站在碼頭上,望橹遠去的船隻,心中充滿了離别的傷感。

組詞

望橹的相關組詞包括:船槳、劃槳、行船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望橹意思相近的詞有:注視、凝望、眺望。

與望橹意思相反的詞有:背棄、忽視、漠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