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口拔舌的意思、妄口拔舌的詳細解釋
妄口拔舌的解釋
見“ 妄口巴舌 ”。
詞語分解
- 妄口的解釋 亂開口;信口。《紅樓夢》第七七回:“我不是妄口咒人,今年春天已有兆頭的。”《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不借給這張彈弓,又有甚麼使不得?他何必妄口説這大話?”
- 舌的解釋 舌 é 人或動物嘴裡辨别滋味、幫助咀嚼和發音的器官:舌頭。舌耕(a.指讀書勤奮;b.舊時學者授徒,依口說謀生,好像農夫耕田得粟)。唇槍舌劍。 語言辯論的代稱:舌戰(激烈議論)。 像舌頭的東西:帽舌。火
網絡擴展解釋
“妄口拔舌”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wàng kǒu bá shé,其含義與“妄口巴舌”相同,指肆意胡說、造謠污蔑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核心含義:形容人毫無根據地亂說話,或惡意編造謊言中傷他人。
- 近義詞:胡言亂語、信口雌黃。
- 用法:多用于批評他人言語不實或搬弄是非,含貶義。
2.出處與文學引用
-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文學作品,如《紅樓夢》第120回:“隻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還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這樣惡誓麼?”。
- 評劇《小女婿》中也有類似用法,強調對輕率言論的否定。
3.字形與變體
- 原詞為“妄口巴舌”,因方言或書寫習慣差異,衍生出“妄口拔舌”的寫法,兩者意義完全相同。
4.使用場景
- 適用于日常對話或文學創作中,指責他人捏造事實、散布謠言的行為。例如:“他總愛妄口拔舌,大家都不願輕信他的話。”
該成語通過生動的比喻(“拔舌”暗示言語傷人)強調不實言論的危害性,提醒人們謹言慎行。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紅樓夢》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妄口拔舌
妄口拔舌一詞在漢語中通常用來形容說話蠻橫無禮,言辭冒犯他人,不顧及後果。妄指無根據的批評、诽謗,口指言語行為,拔舌是比喻舌頭被人摧殘,喪失言語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妄:
部首:女
總筆畫:6
口:
部首:口
總筆畫:3
拔:
部首:手
總筆畫:8
舌:
部首:舌
總筆畫:6
來源和繁體:
《妄口拔舌》是一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名著《紅樓夢》。繁體字為「妄口拔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妄口拔舌」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無論寫法如何變化,詞義和拆分部首、筆畫都保持一緻。
例句:
他妄口拔舌地對着老師大喊大叫,完全不顧及自己的言行舉止。
組詞:
自傲、狂妄、越軌、冒犯、欺淩
近義詞:
無禮、冒犯、暴力、粗魯、侮辱
反義詞:
謙遜、恭敬、有禮貌、友善、和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