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罔罝的意思、罔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罔罝的解釋

泛指捕獵的網具。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今富者逐驅殲罔罝,掩捕麑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罔罝(wǎng jū)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由“罔”和“罝”兩個單字組合而成,專指古代用于捕獵鳥獸的羅網。以下從詞義、詞源及用法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泛指捕獵網具

    “罔”通“網”,指用繩索編織的捕獵工具;“罝”特指捕兔網,後引申為捕獸網的統稱。二者合成“罔罝”,強調其覆蓋性功能,用于捕捉飛禽走獸。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28頁)

  2. 古代狩獵文化的體現

    作為先秦文獻中的專有名詞,“罔罝”反映了古代漁獵社會的生産工具,常見于描述君王田獵或民間捕獵場景。

    來源:《辭源》(修訂本,第3冊,第245頁)


二、詞源與字形演變


三、文獻用例

  1. 《詩經·周南·兔罝》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此處的“兔罝”即“罔罝”類工具,描繪獵人布網捕兔的場景。

    來源:《毛詩正義》(卷一)

  2. 《禮記·月令》

    (季春之月)田獵置罘、羅罔、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

    “羅罔”與“罔罝”義近,均屬田獵網具。

    來源:《禮記注疏》(卷十五)


四、語義消亡與替代

因古代漁獵活動式微,“罔罝”一詞在漢代後逐漸被“羅網”“獵網”等通俗詞取代,現代漢語中僅存于古籍或學術研究。其構詞法(同義複合)仍可見于“網羅”“陷阱”等詞中。


字形與讀音标注

網絡擴展解釋

“罔罝”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 讀音:wǎng jū(注音:ㄨㄤˇ ㄐㄨ)。
    • 釋義:泛指捕獵用的網具,可指捕鳥、捕獸或捕魚的工具,屬于複合詞。
  2. 出處與引文
    最早見于漢代桓寬的《鹽鐵論·散不足》:“今富者逐驅殲罔罝,掩捕麑鷇。”。此句描述富人用網具大量捕獵動物,反映古代狩獵場景。

  3. 字詞拆分解析

    • 罔(wǎng):本義為“網”,引申為蒙蔽、沒有等意。在“罔罝”中取“網”的本義。
    • 罝(jū):特指捕獸的網,如《詩經》中有“肅肅兔罝”的用法。兩字組合泛指各類捕獵網具。
  4. 用法提示

    • 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見于古籍或研究文獻。
    • 近義詞可參考“罔罟”(wǎng gǔ,捕鳥和捕魚的網)。
  5. 擴展說明
    古代文獻中,“罔”常與其他字組合成複合詞,如“罔羅”“罔兩”,均與“網”的意象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狩獵工具或字詞考據,可參考《鹽鐵論》《莊子》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按味逋城錢不瓤钗荊裙布讒口铄金疢疠搋子處死詞锷泚額崔莺待遇鄧友梅掉柴頂颠鬥手恩仇兒女成行防衛過當風旋咈心附禺幹羅顧睇貴資黑檎江壖交竹稽論井宿禁用峻壁看發酷寒亭楛箘爛銀老人星流泊龍章秀骨邏檀緑萼梅綠浪廟號命脈筌魚日球三哲色飛眉舞色類山徑甥壻水晶玻璃死皮賴臉苔衣馱毧駝毯穩重無産者心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