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輔佐人君成就王業的功績。《周禮·夏官·司勳》:“王功曰勳,國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勞,治功曰力,戰功曰多。” 鄭玄 注:“王功,輔成王業,若 周公 。” 清 袁枚 《和碩簡親王碑》:“天災已極,乃見帝力;帝座難通,乃見王功。”
(2).君王的功業。 宋 王安石 《省兵》詩:“王功所由起,古有《七月》篇。百官勤儉慈,勞者已息肩。”
“王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輔佐君王的功績
指臣子協助君主建立王朝或鞏固統治的功勳。例如《周禮·夏官·司勳》中提到“王功曰勳”,鄭玄注釋“王功,輔成王業,若周公”,即以周公輔佐周成王為例,說明此類功績的典範性。
君王自身的功業
也可指君主本人在治國、征戰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如宋代王安石《省兵》詩中的“王功所由起”,即強調君王功績的根源。
現代語境中,“王功”多用于曆史或文學領域,形容對國家或時代有重大影響的功績,既可指臣子的輔佐之功,亦可指君主的統治成就。
如需更詳細古籍原文或學術讨論,可參考《周禮》、王安石詩集等文獻,或訪問查字典等平台。
《王功》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王”和“功”兩個字組成。
“王”字的部首是“玉”,它的筆畫數為四畫;“功”字的部首是“力”,它的筆畫數為五畫。
《王功》一詞源自于《漢書·王莽傳》中的記載。該詞意為勳績卓著的功勞,特指對國家和社會做出的傑出貢獻。
繁體字“王功”為「王功」。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差異,可能會出現一些變體。但在《王功》這個詞的古時寫法方面,無具體的記載。
1. 他因為在戰場上立下了汗馬功勞,被賦予了王功的稱號。
2. 他在救災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為國家争得了一份王功。
組詞方面,與“王功”相關的詞語有:功臣、王者、卓著、勳績等。
與“王功”意義相近的詞語有:功績、豐功偉績、戰功、功烈等。
與“王功”意義相反的詞語有:草菅人命、敗筆、無功而返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