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祭祀山川時所立的木制标志。《國語·晉語八》:“昔 成王 盟諸侯于 岐陽 , 楚 為 荊 蠻,置茆蕝,設望表,與 鮮卑 守燎,故不與盟。” 韋昭 注:“望表,謂祭山川,立木以為表,表其位也。”
(2).猶望外。《宋書·後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後》:“伏承詔旨,當以 臨汝公主 降嬪,榮出望表,恩加典外。” 宋 歐陽修 《謝特轉吏部侍郎表》:“雖榮踰於望表,亦寵與其憂并。”
"望表"在漢語中屬于較為冷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分為兩個層面:
一、古代計時器概念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356頁記載:"望表"特指古代圭表測時儀器中的望筒部件,用于觀測日影方位以确定節氣。該儀器由圭表本體和望筒組成,通過太陽投影在圭表刻度上的位置來判斷時間。這種儀器常見于《周禮》記載的官方天文觀測體系,體現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智慧。
二、動詞性釋義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987頁指出,作動詞使用時,"望表"包含兩層含義:
(注:相關詞典實體書可在國家圖書館古籍部查閱,數字版參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庫)
“望表”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文獻記載和權威資料綜合解釋:
古代祭祀标志(主要見于古籍) 指古代祭祀山川時設立的木質标識,用于标記祭祀位置。如《國語·晉語八》記載周成王在岐陽會盟諸侯時,楚國因地處偏遠,需“設望表”來标明祭祀方位。這一用法在《宋書》《禮記》等典籍中也有印證。
超出預期之事(引申義) 表意外之喜或超過期望的情況,常見于古代奏表用語。如《宋書·後妃傳》中“榮出望表”即表達受寵若驚之意,宋代歐陽修《謝特轉吏部侍郎表》中“榮踰於望表”也屬此類用法。
補充說明:
建議具體應用時結合上下文判斷,若涉及古文建議優先參考《國語》《禮記》等典籍注疏。
拔縫标客并線髀肉複生碧宇璧月伯仲叔季長府承顔候色充類觸摸淳懿觸邪單緒道快底厲鼎鼐調和诋讪二邊二泉繙譯匪彜摓策風浮河車橫過歡實誨敕會飲佳節牋劄挢枉過正精工錦繪鸠類集族居停主人戡戮靠己客行孔業利養龍鬣亂昏露車馬耳孽相輕敵阙齾三年之艾手格思路私閑邃茂宿妝通貢退遜窩窩頭小樓羅黠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