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完郛的意思、完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完郛的解釋

完好的城郭。 晉 潘嶽 《關中詩》:“守有完郛,戰無全兵。”《晉書·孫綽傳》:“中夏蕩蕩,一時橫流,百郡千城曾無完郛者,何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完郛”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án fú,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
    由“完”(完整、完全)和“郛”(外城、城郭)組成,原指完好的城郭,即未被破壞的防禦工事。例如晉代潘嶽《關中詩》中提到“守有完郛,戰無全兵”。

  2. 引申含義
    後引申為形容事物完美無瑕、完整無缺的狀态,強調沒有瑕疵或缺陷。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籍引用
    最早見于《晉書·孫綽傳》:“百郡千城曾無完郛者”,此處用“完郛”形容城池的完好。

  2. 比喻用法
    東漢陳寔的故事中,他通過修複破損的陶器,比喻“完郛”象征品德或事物的完美性。


三、相關辨析


四、權威來源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晉書》《關中詩》等文獻,或查閱《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完郛》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完郛》是一個古漢字詞語,意為完整的文獻彙編。通常用來形容著作、書籍、文集等完整而有系統性的彙編作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完郛》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宀」和「邑」。它的拆分筆畫總數為10畫,其中「宀」部首占5畫,「邑」部首占5畫。

來源與繁體

《完郛》是由古代書法家配制的一款字體。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康熙字典》中的一款隸書字體,經過演變和發展後形成了現代的《完郛》字體。在繁體字中,「完郛」的寫法為「完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完郛」的寫法稍有不同。在古漢字中,「完」的寫法為「廵」,其中「辶」部首為「自足」;「郛」的寫法為「邝」,左側的部首為「阜」,右側為「回」。這樣的寫法還能追溯到更早的象形字形态。

例句

他是這本《完郛》的主編,負責整理、彙編和編輯。

組詞

完整、完成、郛書、文集、彙編、研究集、選集

近義詞

全集、總集、全書

反義詞

殘篇、殘卷、不完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