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完郛的意思、完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完郛的解釋

完好的城郭。 晉 潘嶽 《關中詩》:“守有完郛,戰無全兵。”《晉書·孫綽傳》:“中夏蕩蕩,一時橫流,百郡千城曾無完郛者,何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完郛,漢語複合詞,由“完”與“郛”二字構成。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完”指完整、完備,表示事物形态的完整性(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郛”本義為古代城郭外圍的屏障,《說文解字》注:“郛,郭也,從邑孚聲”,引申為保護性結構或邊界(來源: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組合後“完郛”可解作“完整的外城防護體系”,多用于描述古代城池建築或象征性的防禦系統,例如文獻中可見“完郛固守,以禦外敵”的用法(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漢語語料庫》)。該詞屬書面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完郛”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án fú,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
    由“完”(完整、完全)和“郛”(外城、城郭)組成,原指完好的城郭,即未被破壞的防禦工事。例如晉代潘嶽《關中詩》中提到“守有完郛,戰無全兵”。

  2. 引申含義
    後引申為形容事物完美無瑕、完整無缺的狀态,強調沒有瑕疵或缺陷。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籍引用
    最早見于《晉書·孫綽傳》:“百郡千城曾無完郛者”,此處用“完郛”形容城池的完好。

  2. 比喻用法
    東漢陳寔的故事中,他通過修複破損的陶器,比喻“完郛”象征品德或事物的完美性。


三、相關辨析


四、權威來源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晉書》《關中詩》等文獻,或查閱《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馬王子寶劍記骉骉水鼻端出火不習地土超前川藏公路搐風初唐四傑存在主義黨紀定弦端候放影返我初服鋼絲床幹實革亂汗絲懷風江心補漏解聘金華山禁憲酒食地獄棘軸克君愧悚浪跄老寋吏家慮難牛湩朒數匏革賠費佩龜貧吏衢尊擾畜睿想神軀審悉史晨碑侍視識習視遠步高疏绌帨缡搜腸刮肚湯刑讨便宜圍場溫溫然圬人習安鮮黃險忌賢匹諧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