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晚發的意思、晚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晚發的解釋

白發。 唐 杜牧 《李給事》詩之二:“晚髮悶還梳,憶君秋醉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晚發”的詞義解釋,綜合不同領域和語境,主要包含以下三種含義:

一、中醫術語

指伏氣溫病的别稱,屬于中醫溫病學範疇。具體特征為:

  1. 發病季節:多發生于春秋季末期,或由夏季暑邪郁伏、秋冬誘發(又稱"伏暑")。
  2. 病理特點:表現為裡熱證候較重,與外感新邪引發伏熱有關。
  3. 現代應用:該術語在當代中醫臨床中已較少使用。

二、文學意象

在古詩詞中特指白發,最早見于唐代杜牧《李給事》詩:“晚發悶還梳,憶君秋醉馀”。此用法通過借代手法,将"晚"(時間概念)與"發"(白發)結合,表達遲暮之歎。

三、現代漢語引申

可理解為延遲發出,如文件、通知等較原定時間推遲發布()。但此用法較為少見,且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需要專業中醫解讀時,可參考高權威性來源如《中醫名詞詞典》;文學考據可查證《李給事》原詩及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晚發

晚發是一個成語,指事物或情況出現得晚。

拆分部首和筆畫

晚發由"日"和"又"兩個部首組成,拆分後的筆畫為9畫。

來源

根據《莊子·德充符》記載,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名為公叔文子的聰明人。他曾經被楚莊王任命為隱者,緻力于研究音樂。然而,公叔文子的音樂作品直到晚年才得到了世人的賞識和稱贊,因此形成了“晚發秀才”的典故,後來逐漸演化成成語。

繁體

晚發(簡化字:晚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晚發的寫法為晚發。

例句

他雖然晚發,但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組詞

1. 晚期:表示時光的末期或生命的後期。
2. 發呆:指思慮不清楚而陷入沉思或恍惚狀态。
3. 發展:指事物逐漸變大、變好、變多或變化的過程。

近義詞

遲到、延後、耽誤

反義詞

早發、提前、及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