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蠶。
“晩蠶”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晩蠶”指夏蠶,即夏季飼養的蠶。這一解釋在多個來源中均有提及,例如《宋史·儒林傳》提到“晚蠶利薄”,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引用了“晚蠶”作為重養蠶的俗稱。
“晩蠶”本義為夏蠶,多見于古代農事或文學描述,偶有比喻性用法。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本草綱目》《宋史》等文獻原文。
晩蠶是一個漢字詞彙,具有以下含義和相關信息:
意思:晩蠶指晚秋時節的蠶。
拆分部首和筆畫:晩蠶的部首是虍(虍字旁)和虍(虍字旁),它的總共有16畫。
來源:據考據,晩蠶一詞最早出現于《儒林外史·第一回》。在該小說中,作者吳敬梓用“紅蠟淚珠晩蠶眠”描寫了主人公柳三變賣蠶繭以還債的情節。
繁體:晩蠶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晩蠶」,其中「晩」的繁體寫法為「晚」,「蠶」在繁體中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晩蠶一詞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通常使用「晚」的繁體字作為「晩」的古字形,并在蠶字的右側加上「日」字旁,表示晚上蠶繭的特點,如「晩蠶」。
例句:
1. 晚蠶吐絲,黃昏時節,蠶開始吐出絲來。
2. 秋天的晚蠶釀成了明年的絲綢。
3. 他正在養晚蠶,以便明年能有豐富的絲線。
組詞:晩蠶的相關組詞如下:
1. 晩蠶絲:指用晚蠶吐出的絲線制作的絲綢。
2. 養蠶:指飼養蠶蟲。
3. 絲綢:利用蠶絲織成的紡織品。
4. 蠶繭:蠶蟲吐絲編織而成的外殼,以保護蠶成長。
近義詞:與晩蠶意義相近的詞彙有: 1. 晚秋蠶:指秋天晚期所産的蠶繭。 2. 秋蠶:指秋季孵化的蠶。 3. 晚季蠶:指晚季所繁殖的蠶。
反義詞:與晩蠶意義相反的詞彙有: 1. 早蠶:指春季孵化的蠶。 2. 春蠶:指春季所産的蠶繭。 3. 夏蠶:指夏季孵化的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