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祟的意思、外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祟的解釋

外來的鬼怪、禍祟。亦以喻外來的擾害、禍患等。《紅樓夢》第七二回:“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要是你自己各兒招些邪魔外祟來弄的受了累,那我可全不知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外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來自外部的鬼怪作祟或災禍,常用于描述迷信觀念中外部邪祟帶來的侵擾。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構成

    • 外:指外部、外界。
    • 祟:原指鬼怪作亂(《說文解字》:"祟,神禍也"),引申為暗中作梗的災禍。

      組合後指外部邪祟引發的災病或不祥之事,如《紅樓夢》第七十七回提及"外祟"為外部鬼怪侵擾。

  2. 文化背景

    源于古代民間信仰,認為疾病、厄運常由"内邪"(如心魔)或"外祟"(如孤魂野鬼)所緻。如《聊齋志異》中"鬼作外祟"即此類意象。


二、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

    明确釋義為:"指來自外部的妖邪災禍",強調其與"内邪"的對立性(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第3卷,p. 521)。

  2. 《紅樓夢》經典用例

    賈寶玉病重時,賈母斥巫術:"小人家不知忌諱……到底是外祟入侵",反映清代世俗觀念中對"外祟"的認知(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77回)。


三、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語境中,"外祟"偶用于比喻外部勢力的惡意幹擾,如:"公司經營需防内憂外祟"。但此用法較少見,多見于方言或文學修辭。


參考文獻

  1. 曹雪芹,《紅樓夢》(2008),人民文學出版社。
  2. 蒲松齡,《聊齋志異》(2010),中華書局。
  3. 《漢語大詞典》(1997),上海辭書出版社。
  4.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2002),江蘇教育出版社。

(注:因部分文獻無公開電子版鍊接,此處标注紙質來源;網絡可查證版本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古籍庫。)

網絡擴展解釋

“外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1.基本定義

“外祟”指外來的鬼怪或禍祟,常被用來比喻外部侵擾或禍患。該詞由“外”(外部)和“祟”(鬼怪作亂)組成,字面意為“來自外部的邪祟”,帶有迷信色彩,後引申為對不利外界因素的概括描述。

2.文學與曆史用例

3.文化内涵與延伸意義

4.相關詞彙與結構

5.使用場景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紅樓夢》《兒女英雄傳》原文,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安地暗室逢燈白玉無瑕抱節避秦參講大乘黨伴單綫聯繫刀下留人低銀斷代史扼守凡典泛淫改窆改捐敢言之攻殲孤雲野鶴哼哧回旋曲假賬積年看花婪濁楞楞兩河流域連牆接棟鐐镮彔彔駡市門公眄望撚頭甯附拗項頻歲前生喬人青蓮朵清明火勸誨如癡似醉賽烏僧齋煞後畬客伸舒逝止收園結果戍人松髓歲籥掏火耙通信社唯利是視五幸細紡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