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途遙日暮的意思、途遙日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途遙日暮的解釋

猶言日暮途窮。比喻到了走投無路的或衰亡的境地。語本《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唐 孫逖 《陳情表》:“途遙日暮,父乃後時。”參見“ 日暮途窮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途遙日暮”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比喻處境艱難,如同天色已晚而路途遙遠,形容陷入絕境或衰亡的境地。含貶義,多用于描述個人或群體面臨無法逆轉的困境。

二、出處與典故

  1. 原始出處:語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主父偃的感歎:“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2. 演變:後演化為“途遙日暮”,強調“路途遙遠”與“時間緊迫”的雙重困境,如唐代孫逖《陳情表》中“途遙日暮,父乃後時”的用例。

三、用法與例句

四、近義詞
與“日暮途窮”“途窮日暮”含義相近,均強調絕境。

其他補充
成語結構為并列式(“途遙”+“日暮”),通過自然景象隱喻人生或事物的衰微,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評述中。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于中性或積極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途遙日暮

《途遙日暮》是一組意境極美的四個漢字,每個字都蘊含着深遠的哲理和情感。下面将對這個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途(辶+餘,11筆):意為道路、旅途。

遙(辶+舀,14筆):意為遠離、遙遠。

日(曰,4筆):意為太陽、時間。

暮(日+莫,13筆):意為傍晚、黃昏。

來源

《途遙日暮》一詞出自中國古代文學家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輕舟已過萬重山,青禽難渡一丘間。鹿門歸去千山暮,長亭送别無塵缣。”這裡訴說着旅途的辛勞和疲憊,以及對遠方歸家的期望。

繁體

《途遙日暮》(台灣、香港常用),同樣美麗動聽。

古時候漢字寫法

途:辵+魚+鳥,意為道路、旅途。

遙:辵+爪+夭,意為遠離、遙遠。

日:曰(同現代寫法),意為太陽、時間。

暮:殳+日+日(同現代寫法),意為傍晚、黃昏。

例句

途遙日暮,他們來到了終點,盡管疲憊不堪,卻滿懷歡喜。

組詞

途徑、途中、途遙、途馬、遙遠、遙想、遙控、日光、日記、日子、暮色、暮春、暮年等。

近義詞

長途漫漫、路遠心長等。

反義詞

目的已達、一日三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