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溫的意思、土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溫的解釋

土壤的溫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土溫”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權威資料進行區分:

一、農業科學術語(主要含義)

指土壤的溫度,是農業生産和生态研究的重要指标。

  1. 影響因素

    • 隨季節、晝夜、土層深度變化:地表溫度變幅大,80-100厘米以下變幅減弱。
    • 土壤質地:砂土比黏土溫度變化快且幅度大。
    • 其他因素:顔色、結構、含水量及有機質含量等。
  2. 變化規律

    • 年變化:地表土溫7-8月最高,1-2月最低。
    • 日變化:表層受太陽輻射影響顯著,深層相對穩定。
  3. 應用與調節

    • 影響種子發芽、微生物活動及作物生長。
    • 通過灌溉、覆蓋、培土等措施調節土溫。

二、成語用法(較少見,需謹慎使用)

個别資料(如)提到“土溫”形容人性格呆闆、缺乏活力,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詞典或農業文獻,可能為方言或誤傳。建議優先采用“土壤溫度”的釋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農業中土溫的具體測量方法或應用案例,可參考、3、8的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土溫

土溫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彙,包含了“土”和“溫”兩個漢字。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

1. “土”字的拆分部首是“⺡”(西文中文名為“鬼足”),總共有3畫。

2. “溫”字的拆分部首是“氵”(西文中文名為“三點水”),總共有12畫。

土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溫”字在繁體字中是「溫」,其中的“氵”會被寫成“氺”。繁體字是在中國古代印刷方式的發展中形成的,并且至今仍在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使用。

在古代,人們使用漢字的寫法也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土溫”為例,古代漢字中的“土”字可能會寫成「士」,而“溫”字可能會寫成「暖」。不同的漢字寫法反映了在不同時代對詞彙的理解和表達方式的差異。

以下是一個關于“土溫”的例句:

1. 冬天的土溫相對較低,不利于植物的生長。

2. 研究表明,土溫對農作物的産量和質量有着重要影響。

和“土溫”相關的組詞有:

1. 土壤溫度

2. 土壤濕度

3. 土地溫暖

近義詞包括:

1. 地溫

2. 地熱

反義詞包括:

1. 水溫

2. 空氣溫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