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圖緯的意思、圖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圖緯的解釋

圖谶和緯書。《後漢書·張衡傳》:“自中興之後,儒者争學圖緯,兼復附以訞言。”《文選·蔡邕<郭有道碑文>》:“遂考覽六經,探綜圖緯。” 李善 注:“圖,河圖也;緯,六經及《考經》皆有緯也。”參見“ 讖緯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圖緯”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占驗術數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圖緯”指圖谶(chèn)和緯書的結合體,屬于漢代流行的神秘學說文獻。其中:

二、曆史背景與用途

  1. 盛行時期:東漢時期儒者廣泛研習圖緯,甚至将其與經學結合,形成“谶緯之學”。
  2. 功能:用于占卜、預測國家興衰或個人命運,如《後漢書》記載張衡批評儒者“争學圖緯,兼複附以妖言”。
  3. 例證:東漢張道陵(張良八世孫)曾精通“河洛圖緯”,将其運用于天文地理研究。

三、相關文獻記載

四、現代認知

現代語境中,“圖緯”一詞已罕用,主要用于研究漢代思想史、宗教史或文獻學時提及,代表古代術數與經學結合的獨特文化現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如《河圖》《洛書》内容),可參考《後漢書》或漢代碑文原始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圖緯的意思

圖緯(tú wěi)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動詞,意思是指在地圖上繪制方位線和緯線。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圖緯的部首是⺮(zhú),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

圖緯最初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是古代的一種測量方法。用繩子拉緊的時候,使用豎線和橫線來标示出方位和緯度。

繁體

在繁體字中,圖緯的寫法為「圖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圖緯的寫法為「圖緯」,其中「圖」意為*********像,「緯」意為緯度。

例句

1. 我正在圖緯一張全球地圖。

2. 這份地圖圖緯得非常精确。

組詞

1. 經緯(jīng wěi):指經度和緯度。

2. 圖謀(tú móu):指作出計劃和打算。

3. 圖像(tú xiàng):指用線條和顔色等方式表現出來的形象。

近義詞

繪制、制圖、勾勒

反義詞

擦除、删除、抹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