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歲的意思、常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歲的解釋

(1).長年,整年。《晉書·五行志上》:“ 吳 孫皓 時,常歲無水旱,苗稼豐美而實不成,百姓因飢,闔境皆然,連歲不已。”

(2).正常的年成。《新唐書·劉晏傳》:“王者愛人,不在賜與,當使之耕耘織紝,常歲平斂之,荒年蠲救之,大率年增十之一。”《元史·董俊傳》:“我立法治財,視常歲當倍增,而民不擾也。”

(3).往年。 宋 徐铉 《稽神錄·姚氏》:“明日,魚乃大獲,倍於常歲矣。” 明 陶宗儀 《辍耕錄·賢孝》:“母陽為自解,遂起受子孫拜賀,如常歲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常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與現代辭書進行解釋。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的釋義,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常規的年份;普通的年景 指非特殊情況的正常年份,與“豐年”“災年”等相對。

二、固定的年限;規定的年限 指預先設定或按慣例确定的年數、期限。

“常歲”一詞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1. 指平常的、非特殊的年份或年景。
  2. 指固定的、按慣例規定的年限或期限。

其使用多見于古代漢語語境,尤其在描述賦稅、年成、制度等方面。

網絡擴展解釋

“常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個主要義項:

一、基本含義

指時間的長久與循環,表示“一年又一年”的持續性。例如描述自然規律或長期重複的現象時使用,如“常歲更替,四季輪回”。


二、具體釋義與用例

  1. 長年、整年
    強調時間跨度完整,常見于古籍。

    例:《晉書·五行志上》提到“吳孫皓時,常歲無水旱”,指整年未發生水旱災害。

  2. 正常的年成
    指風調雨順、收成穩定的年份,多用于農業或經濟政策描述。

    例:《新唐書·劉晏傳》中“常歲平斂之”指正常年景下的賦稅征收。

  3. 往年
    表示與過去年份的對比,如“倍於常歲”即“比往年多出一倍”(出自宋代《稽神錄》)。


三、使用特點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權威解釋,可參考《晉書》《新唐書》等古籍原文或相關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常習故辟吏襯鋪打杠子丹宮丹篆道緣凋剝釣闼琱輿訂況地中海氣候躲閃分情拂天歸總漢調二黃鶴眼紅臘鴻雁行簡在觐見聚砂鞫審歁窦勞民動衆冷坐連岡砱礫邁當面情閩派廿四史匿控劈哩啪啦昢昢青盻秦姬曲親王起石熱望戎辔榮祚辱身敗名三蘇蜃阙深入骨髓時羞手撾死不改悔隨方歲星孫陽瑣愞鐵打心腸通人晚晴毋類舞旋翕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