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辛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白辛》。
“脫尾”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使用場景區分:
一、成語含義
指通過努力或智慧擺脫困境、束縛或險境,引申為獲得自由或成功。
二、中草藥别名
在《本草綱目》等文獻中,“脫尾”為植物白辛的别稱。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成語用法適用于抽象情境,而植物别名屬于特定領域術語。
「脫尾」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表示去除尾巴或終結。這個詞的意義有時可以引申為結束一個事物或關系。
「脫尾」的部首是「肉」,筆畫數為9。
「脫尾」一詞的來源較為晚,最早出現于明代。它是由「脫」和「尾」兩個獨立的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脫尾」保持不變。
在古代,「脫尾」兩字的寫法存在一定變化。例如,在戰國時期的金文中,「尾」字的形狀與現代略有不同,有時類似于「㞉」。另外,在古籀文中,「脫」字的形狀類似于「并」,與現代有所區别。
1.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迅速脫尾,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 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終于脫尾,擺脫了貧困的生活。
1. 脫衣:指脫去衣物。
2. 脫手:指放棄或交出。
3. 脫困:指從困境中解脫。
4. 脫俗:指擺脫塵世的繁瑣。
1. 解脫:指擺脫束縛或痛苦。
2. 脫離:指擺脫或分離。
3. 放棄:指主動舍棄。
1. 系留:指束縛或阻止。
2. 附加:指增添或附屬。
3. 追加:指追加或增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