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eel frustrated]∶失意;不得志
(2) [spacious]∶形容寬廣
(1).落拓;失意,不得意。《文選·揚雄<解嘲>》:“意者玄得無尚白乎?何為官之拓落也。” 李善 注:“拓落,猶遼落,不諧偶也。” 唐 王勃 《冬日羁遊汾陰送韋少府入洛序》:“下官詩書拓落,羽翮摧頽,朝廷無立錐之處,邱山有括囊之所。”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涉》:“拓落生計,伶俜酒鄉,罕交人事。” 清 蔣士铨 《冬青樹·遇婢》:“自先丞相盡節以來,家室飄搖,行藏拓落。今來 燕京 ,尋訪母親下落。”
(2).放蕩曠達。《晉書·劉曜載記》:“性拓落高亮,與衆不羣。”《北史·薛安都房法壽等傳論》:“ 法壽 拓落不羈。”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高適》:“少性拓落,不拘小節,恥預常科,隱迹博徒,才名便遠。”
(3).寬廣貌。
“拓落”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失意不得志
指人生境遇不順或仕途坎坷。如《文選·揚雄<解嘲>》中“何為官之拓落也”, 唐代王勃《冬日羁遊汾陰送韋少府入洛序》亦用此意,形容文人懷才不遇的狀态。
性情豁達豪放
形容性格不拘小節、灑脫超然。如《晉書·劉曜載記》記載“性拓落高亮,與衆不群”, 元代辛文房評高適“少性拓落,不拘小節”,均強調放曠的個性。
形容空間寬廣
物理意義上的廣闊,如左思《魏都賦》“爌朗而拓落”,指地勢開闊明朗。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證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典 或查字典 等來源。
拓落(tuò luò),指的是拓寬、開辟新的道路。這個詞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在發展道路、擴大範圍、尋求新的發展機遇等方面的行為。
《說文解字》将拓落的構成部首歸為手,拼音為“扌”。根據漢字的書寫規則,可以将“拓落”拆分為5個筆畫。
“拓落”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普通,沒有特定的典故或故事。它可以看作是根據“拓寬道路”的意義加上“開辟新的發展機遇”的意義而形成的一個詞語。
繁體字“拓落”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但是“拓落”這個詞的古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沒有特别的變化。
1. 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我們需要不斷拓落新的商機。
2. 這個企業為了擴大業務範圍,采取了拓落新渠道的策略。
3. 他們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希望能夠通過拓落國際市場來實現增長。
拓展、拓寬、開拓、開辟、發展等。
開拓、擴展、開啟、開辟等。
閉塞、封閉、限制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