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陀螺的意思、陀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陀螺的解釋

[top] 兒童玩具;普通是梨形圓錐體,底下有個鋼尖,可以用手指轉動,也可以用細繩、彈簧或用鞭子使其旋轉

詳細解釋

(1).兒童玩具。形狀略似海螺,通常用木頭制成,能使之在地上直立旋轉。有的用鐵皮制成,利用發條的彈力旋轉。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場》:“陀螺者,木製如小空鐘,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而無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往。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旋,影不動也。” 老舍 《駱駝祥子》一:“在他賃人家的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轉的陀螺;他沒有自己。”

(2).方言。周圍;附近一帶地方。 陳登科 《活人塘》一:“從此在 新河集 的陀螺三十裡之内的老百姓,一天一天的變了樣子,大戶變小戶,小戶變光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陀螺是中國傳統民俗玩具,其核心定義為"通過高速旋轉維持平衡的對稱形體玩具"。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20)的解釋,該詞源自古漢語"陀"(傾斜)與"螺"(螺旋)的複合構詞,形容物體旋轉時呈現的螺旋狀運動軌迹。

從器物結構分析,陀螺包含三個典型部件:

  1. 主體:木質或塑膠制成的圓錐體,高度與直徑比例約3:2
  2. 驅動裝置:傳統為纏繞棉繩,現代衍生出齒輪發條結構
  3. 接觸面:底部鑲嵌鋼珠減少摩擦,直徑通常為0.5-1厘米

在文化層面,中國民俗學會(2018)的研究表明,陀螺運動蘊含着"動靜相生"的哲學理念,其旋轉穩定性被《周髀算經》引申為"天行有常"的宇宙觀模型。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2021)将其列為非遺體育項目,特别指出閩南地區"抽幹樂"、北方的"冰嘎"等地域性玩法差異。

現代應用場景已延伸至科技領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2023)公開資料顯示,陀螺儀原理源自傳統陀螺的定軸性,這種"旋轉穩定性"被應用于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姿态控制模塊。需要注意的是,國際玩具安全标準ISO8124-1對陀螺的邊角弧度、材料毒性等參數有明确規定。

網絡擴展解釋

“陀螺”一詞有以下多層面的解釋:

一、基本定義

陀螺是一種傳統兒童玩具,形狀類似倒圓錐體或海螺,通常由木材、塑料或金屬制成,底部尖銳。其核心玩法是通過外力(如抽打、拉動繩索或發條)使其繞軸高速旋轉并保持平衡。

二、物理結構與玩法

  1. 結構特征

    • 傳統陀螺由頂針、陀螺體和細繩組成,現代版本可能包含發條或發射器(如指尖陀螺)。
    • 典型形态:上半部為圓形,下方尖銳,部分帶有繩槽或鞭繩纏繞結構。
  2. 操控方式

    • 傳統玩法:将繩子纏繞在陀螺體上,抽拉繩子使其旋轉,通過持續抽打維持運動。
    • 科學特性:高速旋轉時會産生定軸性和進動性,屬于回轉體運動。

三、曆史與文化

四、引申含義

  1. 比喻義

    • 形容人像陀螺般忙碌,需外部壓力驅動(如“工作陀螺”)。
    • 命理學中象征自我較勁與精神内耗(如紫微鬥數“陀羅星”)。
  2. 科學應用
    陀螺儀原理源于其運動特性,用于測量飛行器姿态或角速度。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曆史演變或現代變種(如指尖陀螺),可查閱、11、12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闇愎抱香履采輯谄辭常滿尊塵榻趁早斥大大科學道趣雕弛遞舟放大率匪躬風雨飄零高壓鍋隔日瘧弓招鈎緣子光烈賤簡擊毂金圓券極詣捐監決命争首軍容使辣子流吹論囚露桃沒金铩羽每日家蒙沖袍袴骈戮破剝潛懷啟奠青金騎牆染法肉症軟骨頭賞賀四棱思鲈脍送勘搜刔桃花鹽讨閑屯租拓都外寓文學社誣服武志污濁獻賦纖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