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的意思、陀螺的詳細解釋
陀螺的解釋
[top] 兒童玩具;普通是梨形圓錐體,底下有個鋼尖,可以用手指轉動,也可以用細繩、彈簧或用鞭子使其旋轉
詳細解釋
(1).兒童玩具。形狀略似海螺,通常用木頭制成,能使之在地上直立旋轉。有的用鐵皮制成,利用發條的彈力旋轉。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場》:“陀螺者,木製如小空鐘,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而無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往。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旋,影不動也。” 老舍 《駱駝祥子》一:“在他賃人家的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轉的陀螺;他沒有自己。”
(2).方言。周圍;附近一帶地方。 陳登科 《活人塘》一:“從此在 新河集 的陀螺三十裡之内的老百姓,一天一天的變了樣子,大戶變小戶,小戶變光蛋。”
詞語分解
- 陀的解釋 陀 ó 〔陀螺〕一種兒童玩具,呈圓椎形,用繩繞上,然後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轉起來,用鞭抽打旋轉不停。 山岡。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螺的解釋 螺 ó 軟體動物,體外包着錐形、紡錘形或橢圓形的硬殼,上有旋紋:螺蛳。田螺。海螺。螺號。螺钿。法螺(用海螺殼做成的佛教樂器)。 像螺殼紋理的:螺紋。螺旋。螺釘。螺母。螺栓。螺髻(古代婦女似螺殼的發形)
網絡擴展解釋
“陀螺”一詞有以下多層面的解釋:
一、基本定義
陀螺是一種傳統兒童玩具,形狀類似倒圓錐體或海螺,通常由木材、塑料或金屬制成,底部尖銳。其核心玩法是通過外力(如抽打、拉動繩索或發條)使其繞軸高速旋轉并保持平衡。
二、物理結構與玩法
-
結構特征
- 傳統陀螺由頂針、陀螺體和細繩組成,現代版本可能包含發條或發射器(如指尖陀螺)。
- 典型形态:上半部為圓形,下方尖銳,部分帶有繩槽或鞭繩纏繞結構。
-
操控方式
- 傳統玩法:将繩子纏繞在陀螺體上,抽拉繩子使其旋轉,通過持續抽打維持運動。
- 科學特性:高速旋轉時會産生定軸性和進動性,屬于回轉體運動。
三、曆史與文化
- 起源:中國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山西夏縣遺址出土石制陀螺),後魏時期稱“獨樂”,宋代出現“千千”等貴族玩具變體。
- 傳播:18世紀傳入歐洲,被稱為“中國陀螺”。
四、引申含義
-
比喻義
- 形容人像陀螺般忙碌,需外部壓力驅動(如“工作陀螺”)。
- 命理學中象征自我較勁與精神内耗(如紫微鬥數“陀羅星”)。
-
科學應用
陀螺儀原理源于其運動特性,用于測量飛行器姿态或角速度。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曆史演變或現代變種(如指尖陀螺),可查閱、11、12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陀螺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車和田,總共有13個筆畫,讀音為tuó luó。
陀螺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佛教詞彙,最早是指佛教道場中的一個特殊儀式,通過轉動陀螺來尋求福報。而後,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玩具,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陀螺。
在繁體字中,陀螺的寫法為「駝軀」。
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陀螺通常寫作「陀囉」或者「陀螺」。
以下是一些關于陀螺的例句:
1. 我喜歡玩陀螺,特别是看着它旋轉的時候。
2. 陀螺是中國傳統的玩具之一,已有幾千年的曆史。
3. 小明把他最新的陀螺帶到學校展示給同學們看。
組詞: 旋轉、玩具、傳統、曆史。
近義詞:陀螺和陀羅是指一種玩具,可以互換使用。
反義詞:靜止。陀螺是一個旋轉的玩具,與靜止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