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托體的意思、托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托體的解釋

(1).猶委身。委托身體。《剪燈馀話·賈雲華還魂記》:“既然委身於君子,豈再托體於他人。”

(2).猶出身。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挽詩》:“托體皇枝貴,承休聖善祥。”

(3).謂一切行動所依靠的根本。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雍也篇三二》:“将吝於施而鮮所濟者,亦可謂之仁與?亦失聖人之旨矣! 子貢 所雲者,體不立而托體必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托體”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托體(tuō tǐ)字面可理解為“依托身體”或“委身”,最初指依靠外力或他人支持維持生活或身體狀态。例如在《剪燈馀話·賈雲華還魂記》中,用“托體”表達委身于他人的行為:“既然委身於君子,豈再托體於他人”。


二、詳細解釋

  1. 委身、委托身體
    指将自身寄托于他人或事物,常見于古代文學中,如蔡邕《為陳留太守上孝子狀》提到“托體太陽”,比喻依附自然或更高存在。

  2. 出身、身份來源
    清代吳偉業用“托體皇枝貴”描述皇室血統的尊貴出身,此處“托體”強調血統或社會地位的依托。

  3. 行動的根本依據
    清代王夫之在哲學讨論中引申為“行動所依靠的根本”,如“體不立而托體必小”,指缺乏根基則發展受限。


三、其他用法


四、總結

“托體”的核心是“依托”或“依附”,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其用法涵蓋生活依賴、身份歸屬、哲學根基及文學傳承等場景。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證,可參考《剪燈馀話》或清代文人的相關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托體的意思

《托體》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搬運或擡舉身體。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托體的部首是手(扌),共由8劃組成。

來源和繁體

托體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由“托”和“體”兩個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托體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托體的寫法和現代基本相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與現代一緻。

例句

1. 他們團結一緻,共同托體才能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

2. 在劃船比賽中,選手們必須集中精力,托體劃槳。

組詞

托體可以與其他字組合形成新的詞語:

1. 托舉:搬運或擡舉物體的動作。

2. 托故:借口或找借口來推卸責任或解釋原因。

3. 支托:用手或其他支撐物來支持或承受重物。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擡舉、搬運

反義詞:放下、放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