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衣服、冠、履的襯裡。亦指器物的夾層。 唐 韓偓 《屐子》詩:“六寸膚圓光緻緻,白羅繡屧紅托裡。”亦指襯托其裡。 宋 洪邁 《夷堅丁志·瑠璃瓶》:“ 徽宗 嘗以北流離膽瓶十付小璫,使命匠範金托其裡……見錫工釦陶器精甚,試以一授之曰:‘為我托裡。’”
(2).中醫學名詞。指補中扶本以增強抵抗力的療法。《醫宗金鑒·産後癰疽·發無定處下》:“瘀血稽留成癰疽,勢潰,托裡不宜緩。”注:“法宜大補,扶助根本。” 清 林則徐 《密陳夷務不能歇手片》:“然惟膿潰,而後疾去。果其如法醫治,托裡扶元,遲則恐毒内陷。”
“托裡”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指衣服、帽子、鞋履的内層襯布,或器物的中間夾層結構。例如:
指通過補益中氣、扶助本元來增強身體抵抗力的治療方法,常用于外科癰疽等症。例如:
托裡(tuō lǐ)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指代*********傳統服飾。
托裡的部首是手部(扌),由“手”字旁加上“禾”字下部組成。
托裡共有8筆,分别是“扌”部3筆和“禾”部5筆。
托裡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和服飾特征。
在繁體字中,托裡的寫法為「拖裏」。
在古代,托裡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差異,具體難以确定。
1. 她身穿一襲絢麗的托裡,優雅地舞動着。
2. 這位*********的老人為我們講述了托裡的文化寓意。
組詞:托裡服、托裡衣、托裡圖案。
近義詞:蒙古服、蒙古袍、蒙古民族服飾。
反義詞:西式服裝、現代服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