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偷懶。《紅樓夢》第五五回:“那是他們瞅着大6*奶奶是個泥菩薩,姑娘又是腼腆小姐,固然是托懶來混。”
(2).假托疲乏。《紅樓夢》第五二回:“爺説的是。就托懶不下來,倘或遇見 賴大爺 、 林二爺 雖不好説爺,也要勸兩句。”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托懶漢語 快速查詢。
“托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解析:
基本含義
•偷懶:指人故意逃避勞動或責任,帶有消極懈怠的意味。
•假托疲乏:以身體疲倦為借口推脫事務,常見于借口類場景。
文學用例
在《紅樓夢》中,“托懶”多次出現,例如:
• 第五五回形容下人因主家性格軟弱而借機偷懶:“托懶來混”;
• 第五二回描寫賈寶玉假稱疲乏逃避待客:“托懶不下來”。
延伸讨論
部分資料将其歸類為成語,解釋為“依賴他人且懶散”的狀态,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詞典,可能屬于網絡釋義的拓展。
該詞核心指“逃避”行為,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具體是“直接偷懶”還是“借口推脫”。其古典用例多見于清代文學,現代口語中使用頻率較低。
托懶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手(扌)和懶(懶)。根據筆畫順序,托懶的筆畫數為13畫。
托懶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懶散、懶洋洋地倚靠在牆或者其他支撐物上,沒有絲毫的活力。人們常用這個詞形容一個人缺乏幹勁、懶散無為。
在繁體字中,托懶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托懶。
在古時候,漢字的字形有所不同。舉例來說,《康熙字典》收錄的《說文解字》中,托懶的寫法為“扐賴”。這種古代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一些常見的例句中使用了托懶這個詞:
和托懶相關的其他詞語有:
相反義詞為:
總之,托懶一詞用來描述一個人懶散無為的狀态,常用于對于缺乏幹勁的人或者行為進行批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