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slocate of joints] 由于外傷或關節内部發生病變,構成關節面脫離正常的位置
病名。即脫位。 巴金 《關于<海的夢>》:“剛剛摔了跤,左肩關節脫臼。”參見“ 脫位 ”。
脫臼(又稱關節脫位)是指構成關節的骨端脫離正常位置,導緻關節面失去正常對合關系的損傷現象。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定義與分類
脫臼是由于外力撞擊、牽拉或關節病變,導緻關節的凸面骨端從凹面關節腔中滑脫。分為完全脫位(關節面完全喪失對合)和半脫位(部分喪失對合)。常見類型包括肩關節、肘關節、髋關節脫位等。
症狀表現
常見原因
處理建議
需立即就醫,避免自行複位以免加重損傷。專業醫生通過手法複位或手術恢複關節位置,輔以固定和康複訓練。
延伸含義
作為成語,“脫臼”比喻事物脫離正常軌道或出現嚴重問題。
注意:若發生脫臼,應保持患肢穩定并盡快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導緻慢性關節不穩。
脫臼(tuō jiū)是一個動詞,意為關節脫位或骨頭脫節。它是由“脫”和“臼”兩個字組成。
“脫”是一個自義字,由“老”字旁和“出”字旁組成。它的拆分部首為“卄”,總共有五畫。
“臼”是一個會意字,意為磨碾谷物的器具。它的拆分部首為“⻜”,總共有六畫。
《脫臼》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篇中:“天地之剖判者,聖人也;山川之形者,脫臼也。”這裡的“脫臼”指的是山川形态的變化和演化。
後來,人們将“脫臼”用來形容關節或骨頭的脫位現象,這是因為脫臼後,關節的位置不再正常,就像山川脫離原本的形态一樣。
繁體字中,“脫臼”可以寫作「脫臼」。
在古代,《說文解字》中收錄的《脫》字寫作“禴”,而《康熙字典》中寫作“厄”。
《說文解字》中收錄的《臼》字寫作“嚆”。
1. 昨天我不小心摔倒,結果脫臼了手肘。
2. 運動員在比賽中常常會因為脫臼而受傷。
3. 醫生将關節脫臼的骨頭重新放回原位。
脫臼的組詞有:脫臼症、脫臼術、脫臼現象、脫臼治療等。
脫臼的近義詞包括:關節脫位、脫節。
脫臼的反義詞是:關節正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