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脫肛的意思、脫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脫肛的解釋

[prolapse of the anus] 直腸肛管從肛6*門脫出

詳細解釋

病名。肛管和直腸自肛6*門脫出。長期的便秘、腹瀉、痔瘡等都能引起。《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陰維内關穴主治歌》:“中滿心胸多痞脹,腸鳴洩瀉及脫肛。” 張天來 《人生的大樹》:“媽媽怕 小俊 再脫肛,用手托着 小俊 的屁股,把他抱起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脫肛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脫肛(直腸脫垂)指直腸黏膜層或全層組織向下移位,甚至脫出肛門外的病理現象。根據權威醫學及語言學資料,其定義與特征如下:

一、詞典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

直腸或乙狀結腸的黏膜層、腸壁全層向下移位,脫出肛門外的疾病。多發于體質虛弱者、老年人與兒童,常見誘因包括長期腹瀉、便秘、久咳等腹壓增高因素。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醫學詳解

  1. 病理本質

    直腸壁固定結構松弛,導緻黏膜或腸管經肛管外翻脫垂。根據脫垂程度分為:

    • 不完全脫垂:僅黏膜層脫出(黏膜型)
    • 完全脫垂:直腸全層脫出(腸管型)

      (來源:《肛腸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 典型症狀

    • 肛門腫物脫出,初期可自行回納,後期需手動複位
    • 肛門墜脹、出血及黏液滲出
    • 嚴重者伴肛門失禁或嵌頓壞死

      (來源:《外科學》第9版)

  3. 中醫觀點

    中醫稱“脫肛”,屬中氣下陷證。《瘍科心得集》載:

    “脫肛屬氣虛,多由久痢久瀉,脾腎氣陷而緻。”

    (來源:《中醫外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三、病因與防治


參考文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張東銘. 肛腸病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20.

陳孝平, 汪建平. 外科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李曰慶. 中醫外科學[M].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7.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 直腸脫垂診治指南[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21.

網絡擴展解釋

脫肛(直腸脫垂)是肛腸科常見疾病,指直腸壁黏膜層或全層向下移位,甚至乙狀結腸下端脫出肛門外的病理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分類

  1. 醫學定義
    脫肛在中醫和現代醫學中均指直腸脫垂,但現代分類更精細,特指直腸黏膜、全層或部分乙狀結腸下移脫出肛門。根據脫垂程度可分為:
    • 不完全脫垂:僅直腸黏膜下移。
    • 完全脫垂:直腸全層脫出,嚴重時伴隨乙狀結腸脫垂。

二、病因與易發人群

  1. 主要誘因

    • 解剖因素:盆底肌無力、肛門括約肌松弛(常見于老年人、多次分娩女性)。
    • 腹壓增加:長期便秘、慢性咳嗽、重體力勞動等。
    • 先天發育不全:兒童因骶骨彎曲度不足或直腸周圍支持組織薄弱。
  2. 高發人群

    • 5歲以下兒童(發育未完善)、老年人(肌肉松弛)、多次分娩女性(盆底肌損傷)。

三、典型症狀

  1. 早期表現
    • 排便時肛門腫物脫出,便後自行縮回,伴肛門墜脹、排便不盡感。
  2. 進展期症狀
    • 脫出物增大,需手動複位;肛門潮濕(黏液滲出)、出血(黏膜擦傷)、嵌頓風險(脫出物無法回納導緻腫脹、疼痛)。
  3. 嚴重并發症
    • 肛門失禁、直腸潰瘍、壞死(長期未治療)。

四、與痔瘡的鑒别

脫肛常被誤認為内痔脫出,但二者區别顯著:

五、治療建議

若發現肛門腫物反複脫出,建議盡早就診肛腸科,避免病情惡化。

别人正在浏覽...

辨口變色龍熛燼不稂不莠成哀春吏儋何低鬟頂水點獨說二韻詩法蓮飛容風淫附蠃複寫負重涉遠高級語言高篇寒牀渙衍灰頂穢辱會守恢夷火采簡誕蹇服挾辀基多疾疾濟濟促促九法鸠募九仞坎音坤倪淩厲立辟輪蹄蜜水貧而樂道前危後則钤蓄怯八藝清呗缺漏瑞玉騷音衰夕刷括說知祀天禠祉曭朗望宗無産者污濺弦箭屟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