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窀穸 ”。本指墓穴。亦用以指喪葬事。 清 鄭珍 《郘亭詩鈔序》:“久之, 貞定 與太孺人先後卒, 子偲 以貧也,畢屯夕於郡,率諸弟讀僦宅中,歲藉塾脩以相生養。”
“屯夕”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權威文獻和語境分析:
本義與文獻用例
根據權威古籍及文獻記載,“屯夕”同“窀穸”(zhūn xī),本指墓穴,後引申為喪葬事務。例如清代鄭珍在《郘亭詩鈔序》中寫道“畢屯夕於郡”,即指處理喪葬事宜。
現代誤用與網絡釋義
部分網絡資料(如、6)将其拆解為“屯(聚集)+夕(夜晚)”,解釋為“夜晚整理物品”或“夜間勤奮工作”,但此說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讀。
使用注意事項
建議:若需引用該詞,優先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避免混淆古今異義。
屯夕是一個漢字詞,其拆分部首為工和夕,共有17個筆畫。
屯夕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寫法,通常用于代表“黃昏、傍晚”的意思。在古代,人們通過觀察太陽的位置和陰影的變化來判斷時間,黃昏是白天結束、夜晚開始的過渡時期,因此用屯夕來表示這一時刻。
在繁體字中,屯夕的寫法為屯暇。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很多演變。根據古代的字典和銘文等資料,屯夕可以寫作旬夕、旬斤、屯斤等形式。
1. 紅霞映照下,田野在屯夕中逐漸沉寂。
2. 他喜歡在屯夕時分散步,享受甯靜的氛圍。
3. 屯夕的時候,家中的燈火通明。
屯夕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成為不同的詞語,如:
1. 屯居:囤積物品後居住。
2. 屯糧:儲備糧食。
3. 屯兵:集結軍隊或士兵。
與屯夕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黃昏。
2. 傍晚。
3. 戌時(在中國古代劃分時間的制度中,位于晚上七點到九點)。
與屯夕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日出。
2. 清晨。
3. 黎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