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豚蹄穰田”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ún tí ráng tián,其核心含義是比喻付出極少卻期望獲得豐厚的回報,常含貶義,用于諷刺貪心或不合實際的要求。
字面解析
曆史典故
典故出自《史記·滑稽列傳》:
戰國時期,齊國使者淳于髡見齊威王僅備“黃金百斤、車馬十驷”作為向趙國求援的禮物,便以田間祭祀為喻,譏諷道:“有人持一豚蹄、一盂酒,卻祈求五谷滿倉、糧車滿載。”以此暗示齊王禮薄而所求過多。齊王領悟後,立即增加禮物規格,最終成功借兵。
此成語至今仍用于警示人們需權衡付出與回報的合理性。
《豚蹄穰田》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種田的地力肥沃,農作物豐收。
《豚蹄穰田》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豚(四點水、32畫)、蹄(走之、14畫)、穰(禾之、17畫)、田(田之、5畫)。
《豚蹄穰田》這個成語起源于《詩經·大雅·生民之什》,意為豚蹄正是農田肥沃的象征。
《豚蹄穰田》的繁體字為「豚蹄穰田」。
古時候《豚蹄穰田》的部分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如下:
豚(⺍、5555)、蹄(⻗小冬、78畫)、穰(禾去、13畫)、田(畫田、5畫)。
1. 經過勤勞的耕耘,農民的田地實現了豚蹄穰田,收獲了豐收的喜悅。
2. 老李家的土地肥沃得如同豚蹄穰田,農作物長勢喜人。
與《豚蹄穰田》相關的組詞有:
豚蹄、穰田、豚穰。
《豚蹄穰田》的近義詞有:
稻香滿地、五谷豐登。
《豚蹄穰田》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