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布防,屯駐。《後漢書·南匈奴傳》:“﹝ 耿夔 ﹞讨擊 鮮卑 。還,復各令屯列衝要。”
(2).猶陳列。《後漢書·皇甫規傳》:“願假臣兩營二郡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與護羌校尉 趙沖 共相首尾。”
“屯列”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布防、屯駐
指軍隊駐紮在戰略要地,進行防禦部署。例如《後漢書·南匈奴傳》記載:“﹝耿夔﹞讨擊鮮卑。還,復各令屯列衝要。”(衝要:交通或軍事要地)
陳列、排列
引申為物品或人群的聚集與排列。如《後漢書·皇甫規傳》提到:“願假臣兩營二郡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與護羌校尉趙沖共相首尾。”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屯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屯”和“列”兩個部分組成。
“屯”字的部首是“屍”,總共有5劃。
“列”字的部首是“刂”,總共有6劃。
《屯列》一詞來源于現代漢語,具有多個意思。在物品、貨物方面,表示集中、儲存或安排成列等含義。在軍事戰略方面,表示軍隊部署的一種方式,也可以指待命、集結。
在繁體字中,屯列的寫法為「屯列」。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屯列的寫法可以有所不同。例如,屯可以寫作「屯丨」,列可以寫作「歹攵丨」。
1. 在貨倉裡屯列着大量的商品。
2. 軍隊按照指令屯列在邊境地區。
3. 他按照顔色的順序屯列起她的玩具。
屯城、列舉、列車、列隊、屯軍、列甯
集中、儲存、排列
散開、分散、離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