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屯田上繳的稅糧。《明史·憲宗紀》:“秋七月己酉,免天下軍衛屯糧十之三。”《明史·平陽王濟熿傳》:“内使 劉信 等數十人告 濟熿 擅取屯糧十萬餘石,欲應 高煦 ,并發其宮中詛咒事。”
“屯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屯田稅糧
指古代屯田制度中,由屯田戶或駐軍上繳的稅糧。例如《明史》記載“免天下軍衛屯糧十之三”,說明屯糧是政府財政的重要來源。
儲存糧食
廣義上指儲備糧食以備急需,如應對災荒或戰争。例如“積草屯糧”常與軍事準備相關。
“屯糧”既體現古代稅制特色,也包含戰略儲備的智慧,需結合語境區分其具體指向。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可參考《明史》相關記載或現代糧食儲備政策。
屯糧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屯”和“糧”。其中,“屯”是由“屍”和“屯”兩個部首組成的,拼音為“tún”,總筆畫數為7;而“糧”是由“米”和“良”兩個部首組成的,拼音為“liáng”,總筆畫數為11。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軍事行動中的屯田屯糧策略。屯糧指的是在安全地帶、軍事前線或後方地區集中大量儲備糧食,以備日後使用。這是一種保證軍隊戰鬥力和軍民生活所需的重要策略。
在繁體字中,屯糧的寫法保持不變,依然是「屯糧」兩個字。
古代中國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屯糧」的寫法為「屯糧」,可以看到「糧」字中的左邊是一個叫做「糸」的部首,代表着與糧食有關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關于屯糧的例句:
屯糧的一些組詞包括:屯兵、屯馬、屯田、屯堆等。
屯糧的一些近義詞有:儲糧、積糧、備糧。
屯糧的反義詞有:減糧、消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