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的意思、突尼斯的詳細解釋
突尼斯的解釋
北非國家。臨地中海。面積16.42萬平方千米。人口878.5萬(1994年)。首都突尼斯。除沿海為平原外,從北向南為山地、台地和沙漠。非洲最大的橄榄油生産國和出口國。工業以石油開采和*********工業最重要。旅遊業是外彙收入的重要來源。
詞語分解
- 突的解釋 突 ū 忽然:突然。突現。突發。突變。突如其來。異軍突起。突兀。 超出,沖破,猛沖:突破。突圍。突出。 煙囪:曲突徙薪。竈突。 筆畫數:; 部首:穴;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突尼斯”一詞在不同語境下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作為國家名稱
突尼斯全稱突尼斯共和國,是非洲大陸最北端的獨立國家。其地理特征包括:
- 地理位置:北臨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峽與意大利西西裡島相望,西接阿爾及利亞,東南與利比亞接壤,處于地中海航運要沖。
- 國土與人口:面積約16.2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224萬(2023年數據),90%以上為阿拉伯人,其餘為柏柏爾人等原住民。
- 自然景觀:兼具海灘、沙漠、山林和古文明遺址,被稱為“地中海明珠”。
二、詞源與曆史背景
- 名稱由來:
- 阿拉伯語中“突尼斯”意為“富足文明之地”,象征其曆史繁榮。
- 國名源自首都突尼斯城(Tunis),該城由腓尼基人命名,可能與柏柏爾語“停泊地”相關。
- 曆史演變:
- 公元前9世紀腓尼基人建立迦太基城,後成為羅馬帝國行省。
- 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北非,逐漸形成以阿拉伯文化為主體的國家。
- 1881年成為法國保護國,1956年獨立。
三、文化與經濟特色
- 多元文明:融合迦太基、羅馬、阿拉伯等古文明,擁有傑姆競技場等世界遺産。
- 經濟支柱:非洲最大橄榄油出口國,旅遊業占重要地位(占外彙收入約25%)。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當前數據,可參考來源網頁進一步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突尼斯的意思
《突尼斯》是一個指代地名的詞彙,表示突尼斯*********,是一個位于北非的國家。
拆分部首和筆畫
《突尼斯》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左邊的部首是“穴”(xué),右邊的部首是“彳”(chì)。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突尼斯》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阿拉伯語的“تونس”(Tūnis),它是該國的首都名稱。在阿拉伯語中,Tūnis指的是“城市”的意思。
繁體
繁體字中,突尼斯的寫法為「突尼斯」,部首和筆畫數量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獻中,突尼斯可能沒有具體對應的漢字寫法,因為它是一個地名,相當于外來語,一般不會有準确的漢字翻譯。
例句
1. 突尼斯是個風景優美的國家。
2. 我計劃明年去突尼斯旅遊。
組詞
1. 突尼斯*********
2. 突尼斯人
3. 突尼斯語
近義詞
突尼斯的近義詞可以是突尼斯*********、突尼西亞。
反義詞
突尼斯的反義詞可以是其他國家名,例如埃及、利比亞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