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艱難險阻。《宋書·鄧琬袁覬孔覬傳論》:“國道屯詖,宜立長君。”《南史·何尚之傳論》:“然父子一時并處權要,雖經屯詖,鹹以功名自卒,古之所謂巧宦,此之謂乎!” 南朝 梁 江淹 《封江冠軍等诏》:“或成亮艱危,效彰屯詖。”
關于“屯诐”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屯诐”指人心存不良意圖,暗中耍弄詭計,常形容陰險狡詐、不可輕信之人。該詞由“屯”與“诐”組合而成: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心機深沉、心懷不軌者,例如:
“此人行事屯诐,需多加提防。”
注意與相似詞區分
需避免與“屯窭”(意為貧困,如《晉書》用例)混淆。兩者字形相近但含義迥異。
若需進一步查閱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屯诐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貶義含義。它指的是一個人生活在鄉野之中或被困于某種境地,并因此而缺乏教養、粗俗無禮、粗鄙不文的狀态。
屯诐由兩個部首組成:屍(shī),指人的身體;君(jūn),意為君主、統治者等。
屯诐總共有11個筆畫,屬于偏旁部首數量較多的漢字。
屯诐起源于古代漢語,它的發音與另一個意思相近的詞“屯穢”相似。屯穢強調了人們生活在貧困、艱苦的境況中所帶來的卑鄙、庸俗、粗野的态度。隨着時間的推移,屯穢的意義逐漸演變為屯诐,強調了人的社會地位低下和粗魯的舉止。
屯诐的繁體形式為「屯詭」。
在古代,屯诐的寫法并不完全一樣。例如,屯诐的古體寫法為「屯诂」。
1. 他的舉止粗魯,言語粗野,真是個屯诐之人。
2. 她言語粗俗,舉止無禮,被人視為一個屯诐女人。
屯诐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 屯居:指人居住在鄉村或農村地區。
- 诐氣:指人言語無禮,态度粗鄙無禮。
屯诐的近義詞是:庸俗、粗魯、卑俗。
屯诐的反義詞是:文雅、禮貌、有教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