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龍的意思、土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龍的解釋

(1).用土制成的龍。古代用以乞雨。《淮南子·說山訓》:“聖人用物,若用朱絲約芻狗;若為土龍以求雨。” 漢 王充 《論衡·亂龍》:“ 董仲舒 申《春秋》之雩,設土龍以招雨,其意以雲龍相緻。”《後漢書·禮儀志中》:“其旱也,公卿官長以次行雩禮求雨。閉諸陽,衣皁,興土龍,立土人,舞僮二佾,七日一變,如故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易·文言·傳》稱‘雲從龍’,故 董仲舒 祈雨法召以土龍,此世俗之説所本也。”

(2).蚯蚓的别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四·蚯蚓》:“術家言蚓可興雲,又知陰晴,故有土龍、龍子之名。”

(3).鼉的别稱。見 陸佃 《埤雅·釋魚》引 宋 李石 《續博物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土龍"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複合詞,主要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古代用于祈雨的泥塑龍形道具。《漢語大詞典》釋為"用土制成的龍,古代祈雨時所用"。《淮南子·地形訓》記載:"土龍緻雨",高誘注稱其為"湯遭旱,作土龍以象龍",說明其作為原始氣象儀式的功能。

二、文化象征 在民俗傳統中,土龍被賦予溝通天地的靈性。《論衡·亂龍篇》記載:"設土龍以招雨,其意以雲龍相緻",反映古人通過模拟自然現象實現天人感應的哲學觀念。這種祭祀器具常見于商周時期的農耕文化中。

三、生物學釋義 作為鼍(揚子鳄)的别稱,《中國動物志》明确标注"土龍"是鳄目鼍科動物的民間俗稱。這種兩栖爬行動物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因其穴居習性及鱗甲形似龍紋得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已有"鼍,俗名土龍"的記載。

四、曆史文獻佐證 《禮記·月令》記載"季夏之月…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樂。乃命百縣雩祀…土龍刍狗",鄭玄注稱此為"旱暵則舞雩,設土龍以禱雨",印證其作為古代官方祭祀儀軌的重要地位。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龍"字條目也收錄此義項。

網絡擴展解釋

“土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祈雨祭祀工具

指用泥土制作的龍形器物,用于祈求降雨的儀式。這一用法源于漢代典籍記載,如《淮南子》提到“作土龍以求雨”,《後漢書》中也有“興土龍”的禮儀記載。古代認為龍能興雲布雨,因此通過土龍象征來感應天地。


二、動物别稱

  1. 揚子鳄(鼍)
    因其外形似傳說中的龍,俗稱“土龍”或“豬婆龍”,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遊。體型較小,是現存最古老的鳄類之一。

  2. 波露豆齒蛇鳗
    中國沿海民間對這類鳗魚的别稱,傳說與古代宮廷滋補品有關,如隋炀帝曾将其作為食補聖品。

  3. 蚯蚓
    因古人認為蚯蚓能預知陰晴,且與土地相關,故稱“土龍”,見于《本草綱目》等文獻。


三、比喻意義

在成語中,“土龍”可比喻平凡無權威的人,含貶義。例如形容某人缺乏能力或見識,如“土龍刍狗”(喻名不副實)。


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典籍、生物學及民俗文化,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需更多文獻細節,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分制波靡常珍逞禍叱斥侈溢觸電捶胸跌腳蹙動旦角悼悔刀俎餘生抵鬥蹲鸱封垤分株富媪符契幹當公母孩咍鶴頭紐赫濯黃疸互剝痛瘡缣楮降避降款交精金屈卮卷子溘盡客流跨帶鑛璞漏孔倫敦塔門戶之争面善濔漫彌茫明丢丢模拟磨甎作鏡蹑潛鵬海毗沙熱芭人人痾戎韬十二木卡姆世父駛雨時鐘碎玉天曹小官嚣鬨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