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識達的意思、識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識達的解釋

(1).有識見,能洞達事理。《三國志·魏志·鄧哀王沖傳》:“ 沖 仁愛識達,皆此類也。凡應罪戮,而為 沖 微所辨理,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晉書·李雄載記》:“每周旋鄉裡,識達之士皆器重之。”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杜如晦 聰明識達,王佐才也。”

(2).識鑒并洞達。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 明 李時勉 《<東裡續集>序》:“先生博學而育智,端敏而寬厚,識達事體,不矜己傲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識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有識見,能洞達事理
    指具備深刻的見解和洞察力,能夠透徹理解事物的本質或規律。例如《三國志·魏志·鄧哀王沖傳》記載:“沖仁愛識達,皆此類也”()。唐代劉餗《隋唐嘉話》也提到“杜如晦聰明識達,王佐才也”()。

  2. 識鑒并洞達
    強調在辨識與判斷的基礎上,進一步達到通曉的境界。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治家》中提及“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體現對曆史與現實的綜合理解能力。

二、用法與示例

三、總結

“識達”融合了“見識”與“通達”的雙重内涵,既可用于贊譽個人能力,也可引申為對事理的深刻把握。其核心在于通過智慧與判斷力實現更高層次的認知。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識達》的意思

《識達》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能夠認識并理解事物的内涵和道理,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和未來發展趨勢。

拆分部首和筆畫

《識達》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讠(讠部)和達(辶部)。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識達》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是漢語文化中的一個重要詞彙。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識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些不同。我們來看一下《識達》在古時候的寫法:

識:言日

達:辶至

例句

1. 他的思維敏銳,洞察力很強,真是一個識達之人。

2. 這位企業家對市場變化非常敏感,總能夠識得其中的商機。

3. 學習曆史可以幫助我們識達世事的發展規律。

組詞

組詞方面,可以根據《識達》這個詞構成其他相關詞彙,比如:

識别、識趣、達觀、達成、達人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見識、洞察、博識。

反義詞:愚笨、淺薄、愚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