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蓍草的意思、蓍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蓍草的解釋

[yarrow] 别名“一枝蒿”、“鋸草”。為菊科植物蓍( Achillea alpina L. )的全草。分布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甯夏、内蒙古、江西等地。苦、辛、微溫,有小毒。活血,祛風,定痛,解毒

詳細解釋

(1).即蓍。古代用以占卜的草。 唐 劉長卿 《歲日見新曆因寄都官裴郎中》詩:“愁占蓍草終難決,病對椒花倍自憐。” 明 唐寅 《醉扶歸·冬景》詞:“嬾安排錦帳飲羊羔,隻思量玉手拈蓍草。”《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 安老爺 ﹞親自上書架子上把《周易》蓍草拏下來,桌子擦得乾淨,佈起位來,必誠必敬,揲了回蓍草蔔,蔔公子究竟名列第幾。”

(2).借指占卜。 汪東 《正明夷“法國革命史論”》:“風潮撼蕩之時,出之以雲雨反覆之手, 布奔氏 之亡,不待朝日,不俟蓍草而後決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蓍草是一種具有多重文化内涵和藥用價值的植物,其詞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蓍草(學名:Achillea millefolium L.)是菊科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一支蒿”“鋸齒草”“蜈蚣草”等。其莖直立,高約40-100厘米,葉片呈羽狀深裂,形似蜈蚣或鋸齒,夏秋開白色或淡紫色小花,果期9-10月。

二、藥用價值

  1. 功能主治:具有解毒利濕、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咽喉腫痛、洩瀉痢疾、風濕痛、蛇蟲咬傷等症。
  2. 性味與毒性:味苦、酸,性平,歸肺、脾、膀胱經,但有小毒,需遵醫囑使用。
  3. 現代應用:全草含琥珀酸、烏頭酸等成分,可外敷治跌打損傷或内服調理婦科疾病。

三、文化與占卜象征

  1. 占卜工具:古代用其莖幹占卜,《易經》《說文解字》等古籍記載其“生千歲三百莖”,被視為“神蓍”,相傳伏羲、周文王均以蓍草演卦。
  2. 文化寓意:因莖有八棱,又稱“八卦草”,象征智慧與長壽,古人認為其“通神明之德”。

四、其他特點

蓍草適應力強,耐幹旱貧瘠,從平原到高海拔山區均可生長,壽命長達千年,故有“靈草”之稱。在西方,西洋蓍草亦用于外傷治療,被稱為“騎士蓍草”。

蓍草既是傳統中藥,又是文化符號,兼具實用與神秘色彩。需注意其毒性,避免自行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蓍草》是什麼意思

《蓍草》是一部古代中國的經典文學作品,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該書以悲劇色彩描繪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同時反映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作品展現了作者對世态炎涼、封建倫理淪喪的深刻思考和對人性善惡的探索。

拆分部首和筆畫

《蓍草》這個詞的“蓍”的部首為艹,筆畫為8;“草”的部首也為艹,筆畫為9。

來源

《蓍草》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詩經》中的《蓍》,蓍草又稱“蔔草”,是一種古代占卜時使用的草本植物。根據《詩經》的記載,周代的貴族們常常使用蓍草進行占卜,以求了解吉兇禍福。

繁體

《蓍草》這個詞的繁體字為「蔘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蓍草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朝代和版本的文字記錄,字形可能有細微差異。然而,一般而言,古時候的蓍草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

例句

1. 他心中始終如揣着一本《蓍草》,苦若焚。
2. 當年我們約定,你是我心中最美麗的蓍草。

組詞

蔔蓍、蓍葉、蓍盤、蓍蔔、蓍書

近義詞

蔘草、澮草、黃精、玄參

反義詞

瑪雷草、蒿草、艽草、葵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