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柱下石礎。《尚書大傳》卷四:“大夫有石材。” 鄭玄 注:“石材,柱下礩也。”
(2).石料,供建築或制造各種器具用的石質材料。 宋 蘇轼 《龍尾硯歌》:“君看龍尾豈石材,玉德金聲寓於石。”
“石材”指由天然礦石或岩石經過開采、加工後制成的建築材料或器具原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石材廣義上指可用于建築、裝飾、器具制作的石質材料。根據古籍記載,其早期含義包含“柱下石礎”(即建築基礎結構部件),後擴展為各類石料的統稱。宋代蘇轼詩中已用“石材”代指硯台原料。
石材因礦物成分多樣,具有獨特的色彩與紋理。其優勢包括:
廣泛用于建築(幕牆、地基)、室内裝飾(地闆、台面)、公共設施(雕塑、石碑)等場景。曆史上多用于制作硯台、石礎等器具。
商業中“大理石”“花崗岩”等名稱不特指單一岩石,而是基于紋理和工藝的統稱。例如,大理石泛指具有裝飾性的碳酸鹽岩變質岩。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來源,如需進一步了解石材養護或具體品種,可參考相關專業文獻。
石材是指由礦石或岩石經過加工而成的石料,廣泛用于建築、雕塑、裝飾等方面。
石材的部首為石,筆畫為7畫。
《石材》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是由“石”和“材”兩個字組成的,意為石料。
石材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石材」。
石材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石材」。
1. 這座建築使用了高品質的石材作為外立面裝飾。
2. 雕刻家利用精細的石材打造了一座令人驚豔的雕塑。
1. 石料
2. 石塊
3. 石闆
4. 石雕
5. 石灰石
1. 岩石
2. 石礦
3. 石料
4. 石頭
5. 石塊
1. 木材
2. 紙材
3. 塑料
4. 金屬材料
5. 有機材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