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食不暇飽的意思、食不暇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食不暇飽的解釋

[too busy to have a decent meal] 沒空好好吃飯。形容終日操勞忙碌

詳細解釋

形容終日操勞,沒空好好吃飯。 宋 司馬光 《進五規狀·保業》:“於是 太祖皇帝 受命于上帝,起而拯之。躬擐甲胄,櫛風沐雨,東征西伐,掃除海内。當是之時,食不暇飽,寝不遑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食不暇飽”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í bù xiá bǎo,其詳細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形容因終日操勞忙碌,連吃飯都顧不上,無法安心用餐的狀态。核心含義是強調繁忙程度之深,常與“寝不遑安”(睡覺也不安穩)連用。

2.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宋代司馬光的《進五規狀·保業》:“當是之時,食不暇飽,寝不遑安。” 此句通過飲食與睡眠的缺失,生動刻畫了當時社會或個人的極度忙碌。

3.用法與語法功能

4.近義詞

5.補充信息

提示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用法解析,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司馬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食不暇飽

《食不暇飽》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吃得不飽,形容食物匮乏,供不應求。

拆分部首和筆畫:

《食不暇飽》的拆分部首是饣、日、饑,共有13畫。

來源:

《食不暇飽》來源于《論語·公冶長》:“諸夏之言,能無暇乎?祥道武乙曰:‘焉用暇哉,你得維何辱焉?’”清代文人崇尚饕餮之宴,使得普通人民吃不飽的情況日益嚴重。成語“食不暇飽”即是受此啟發,用來形容食物不夠吃。

繁體:

繁體形式:「食不暇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漢字形式:「飠不暇飽」

例句:

1. 這個地區的人民過着食不暇飽的日子,生活十分艱苦。

2. 在那個貧困的家庭裡,孩子們每天隻能勉強食不暇飽。

3. 農村地區的人們每天辛勤勞作,但收入卻隻能勉強維持食不暇飽的水平。

組詞:

1. 饑腸辘辘

2. 口腹之欲

3. 碌碌無為

近義詞:

1. 饑寒交迫

2. 物質匮乏

3. 溫飽不足

反義詞:

1. 飽食終日

2. 享福無憂

3. 富有餘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