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自稱"山客",古稱"輋人"或"畬民"。人口36.8萬(1982年),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五省八十多個縣(市)的部分山區,以福建﹑浙江兩省為最多。通用漢語。主要從事農業。
畲族(拼音:Shē Zú)是中國南方少數民族之一,具有獨特的曆史文化。以下為詳細解釋:
畲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秦漢時期已在東南沿海活動,屬“百越”分支。唐代以前被稱為“蠻獠”,南宋文獻首次使用“畲民”一詞。其文化發源地為廣東潮州鳳凰山,後因曆史遷徙擴散至多省山區。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湖南、貴州七省山區,以閩浙兩省最為集中。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畲族人口約70.96萬,主要姓氏為盤、雷、鐘、藍。
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分為三個階段演變:隋唐(古代)、宋元(近代)、明清至今(現代)。雖保留獨特語音體系,但通用漢語。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道客巴巴、搜狗百科等來源資料。
畬族是指中國境内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湖南等地。他們有着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文化。
畬字由部首⺮和部首田組成,共有6畫。
畬字源于古代的圖騰崇拜,形旁⺮表示竹子,符合畬族人民對自然的崇拜心理。在繁體字中,畬字保持不變。
在古代,畬的漢字寫法有一些變體,例如“楚”,以及“禹”和“畬”的合字等。這些寫法主要是因為畬字演變過程中的古音和文化交流的影響。
1. 畬族人民以勤勞善良、淳樸熱情著稱。 2. 畬文化是中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畬族、畬人、畬族文化、畬風畬雨、畬田、畬作、畬牧。
彜族、瑤族、*********。
漢族、藏族、*********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