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月。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金星将婺女争華,麝月與 嫦娥 競爽。” 明 唐寅 《詠春江花月夜》:“麝月重輪三五夜,玉人聯漿出靈娥。”
(2).茶名。 金 蔡松年 《尉遲杯》詞:“喜銀屏,小語私分,麝月春心一點。” 明 楊慎 《詞品·麝月》:“麝月,茶名。麝言香,月言圓也。”
“麝月”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文學延伸:
對月亮的美稱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陳代徐陵的《玉台新詠序》:“金星将婺女争華,麝月與嫦娥競爽。” 此處以“麝月”代指月亮,通過“麝”的香氣與“月”的圓潤結合,賦予月亮詩意化的意象。明代唐寅在《詠春江花月夜》中亦用“麝月重輪三五夜”形容月夜之美。
茶名
金代蔡松年《尉遲杯》詞中提及“麝月春心一點”,明代楊慎在《詞品》中明确解釋:“麝月,茶名。麝言香,月言圓也。” 此茶或因香氣馥郁、茶餅形圓而得名。
文學角色延伸
在《紅樓夢》中,“麝月”是賈寶玉的貼身丫鬟之一,其名呼應“開到荼蘼花事了”的判詞,象征繁華将盡。她作為怡紅院中最後陪伴寶玉的丫鬟,暗合“麝月”的持久意象。小說中細節如“法制紫姜”“建蓮紅棗湯”等描寫,也側面體現其名與生活雅趣的關聯。
“麝月”兼具自然意象與人文意蘊,既可指代明月或茶品,亦在文學作品中承載人物命運隱喻。
《麝月》是指雄黃的色澤,寓意金黃色的月亮。這個詞常常在文學作品中用來形容美麗動人的景色和意境。
《麝月》這個詞的部首是“鹿”,總共有10畫。
《麝月》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形容月色美麗如金色的花朵,給人以溫馨浪漫的感覺。
麝月(繁體字)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是《麝月》這個詞的意思在古代和現代是一樣的。
1. 夜幕低垂,麝月傾瀉在湖面上,美得令人心醉。
2. 山谷中的水潭映着麝月,宛如仙境般的美景讓人陶醉。
1. 麝香:麝香是一種稀有的香料,具有獨特的香氣。
2. 月光:月光指的是夜晚的月亮的光輝。
3. 麝魚:麝魚是一種産于我國的稀有動物,其麝香被廣泛應用于醫藥和香料。
金月、明月、皓月
鐵血、烏雲、黑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