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司的意思、社司的詳細解釋
社司的解釋
主管社倉儲糧之官吏。《隋書·食貨志》:“收穫之日,隨其所得,勸課出粟及麥,於當社造倉窖貯之,即委社司,執帳檢校,每年收積,勿使損敗。”《續資治通鑒·宋太宗至道元年》:“冬十月乙亥, 遼 詔諸道置義倉,每歲秋社,民隨所穫出粟庤倉,社司籍其目,歲儉,發以賑民。”
詞語分解
- 社的解釋 社 è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禮:春社。秋社。社日。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後用以借指國家)。 團體或機構:報社。結社。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
- 司的解釋 司 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機。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儀器,為現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複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後為
網絡擴展解釋
“社司”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含義為古代主管社倉儲糧的官吏,其職能與糧食儲備、赈災管理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詞源構成:由“社”(指社會基層組織或祭祀土地神的場所)和“司”(掌管、管理)組成,合指負責社會公共事務的官員。
- 核心職能:專管“義倉”(古代用于災年赈濟的糧倉)的糧食征收、存儲及調配。例如《隋書》記載,社司需在秋收時督促百姓繳納糧食,并監督倉儲管理。
二、曆史背景與職責
- 隋唐時期
社司需在每年秋收後,按農戶收成比例征收粟麥,并建造倉窖儲存,确保糧食不受損毀(《隋書·食貨志》)。
- 宋代發展
遼、宋延續此制,社司需登記糧食數目,災年時開倉赈濟(《續資治通鑒》)。
三、相關延伸
- 現代引用:部分文獻(如衛生部文件)曾借用“社司”代指社會事務管理部門,但此用法非主流。
- 近義詞:倉曹、司農(均屬古代糧務官職)。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用例或不同朝代的具體職責,可參考《隋書》《續資治通鑒》等原始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社司的意思
《社司》這個詞在古代漢語中常用來指稱地方上的官員,尤其是指地方行政機構的主要負責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社司》這個詞由部首“示”和“司”組成,示表示宗教、信仰,司表示管理、負責。
來源和繁體
《社司》作為一個詞彙,首次出現在《莊子·秋水》一篇中。
在繁體字中,社司可以寫作「社司」或者「社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社司的漢字可以寫作「社司」,其中「社」表示土地公社,「司」表示主管、管理。
例句
1. 那個社司負責統籌處理整個地區的農田水利。
2. 社司為民衆解決了很多問題。
組詞
1. 社長:社區負責人
2. 司令:軍隊的最高指揮官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地方官、鄉長、村長
反義詞:民衆、居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