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小害能壞大事。 清 錢謙益 《向言下》之五:“蛇螫斷腕,蟻穴壞隄,史臣之所以俯仰三歎者也。”
“蛇螫斷腕”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成語中的“螫”為書面讀音(shì),口語中“蜇”更常用(如蜜蜂蜇人讀zhē)。例句可參考的造句示例,但需注意具體使用場景的適配性。
詞義
《蛇螫斷腕》這個詞出自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意指采取極端舉措、做出重大決策以求生存或脫離困境的行為。類似于現代漢語的“斷腕求生”。
拆分部首和筆畫
《蛇螫斷腕》由“蛇”、“螫”、“斷”、“腕”四個漢字組成。
• “蛇”字的部首是“虍”,總筆畫數為11。
• “螫”字的部首是“蟲”,總筆畫數為15。
• “斷”字的部首是“斤”,總筆畫數為4。
• “腕”字的部首是“月”,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蛇螫斷腕》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古代寓言故事中,以表示這種決斷行為的極端性質。
繁體
《蛇螫斷腕》的繁體字為“蛇螫斷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筆畫的書寫順序和結構變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在一些字的構造上與現代存在差異,而《蛇螫斷腕》這個詞的寫法在古代也是發生了一些變化。
例句
1. 他面臨着困境時,就像蛇螫斷腕一樣,毅然做出了辭去高薪工作去創業的決定。
2. 當他遭遇犯罪威脅時,他願意蛇螫斷腕,抛棄過去的身份,換取自由。
組詞
蛇毒、螫傷、斷臂、腕背
近義詞
斷腕求生、蛇鼠之輩
反義詞
堅持自尊、有所為有所不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