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魂飛魄散。 明 劉基 《郁離子·牧豭》:“客踸不能立,俯而噦,伏而不敢仰視,神逝魄奪如死。”
“神逝魄奪”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詞義側重
強調因外界強烈刺激(如恐懼、驚吓)導緻精神崩潰的狀态,帶有貶義色彩。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描寫,形容人在極端情境下的驚恐反應。例如:
戰場上炮火轟鳴,士兵們神逝魄奪,紛紛潰逃。
結構特點
需注意,部分網絡釋義(如“形容離别印象深刻”)可能存在偏差,建議以高權威來源(如漢典、古籍原文)為準。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郁離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漢典)。
《神逝魄奪》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的威力、力量超乎尋常,令人驚歎和震撼。通常用來形容超出人們預期的強大力量。
拆分部首:神(示部),逝(辶部),魄(鬼部),奪(夂部)。
筆畫數:神(9畫),逝(11畫),魄(14畫),奪(4畫)。
《神逝魄奪》一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可能由于古人對力量與神秘的渴望而創造而來。它在古代文學和詩歌中頻繁出現,也常被用來描述武功高強、力大無窮的英雄人物。
《神逝魄奪》的繁體字寫法為「神逝魄奪」。
古時候《神逝魄奪》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一定差異,但不同版本古籍和古代文獻中的寫法可能存在差異,這裡提供一種常見的古時寫法:「神逝魄奪」。
1. 這位武林高手的拳法如神逝魄奪,令人歎為觀止。
2. 他的智慧和膽識真是神逝魄奪,無人可比。
1. 神秘(shén mì)
2. 逝去(shì qù)
3. 魄力(pò lì)
4. 奪目(duó mù)
1. 力大無窮
2. 不可思議
3. 驚人
4. 超乎尋常
1. 平庸
2. 無力
3. 普通
4. 枯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