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沈聲的意思、沈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沈聲的解釋

亦作“沉聲”。1.指聲響發出後斷而不續。《類說》卷二六引 唐 李肇 《唐國史補·沉汎聲》:“ 董廷蘭 善為沉聲汎聲,皆琴聲也。”參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

(2).沉寂無聲。謂保持沉默。 魯迅 《書信集·緻胡今虛》:“你說我最近二三年來,沉聲而且隱藏,這是不确的,事實也許正相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沈聲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與曆史用法:

1. 古漢語通假用法

在《漢語大詞典》中,“沈聲”與“沉聲”相通,指低沉、厚重的聲音。例如《禮記·樂記》記載“其聲沈以緩”,描述鐘磬類樂器發出的渾厚音色。此用法多見于先秦文獻,強調音色的物理屬性。

2. 現代漢語規範詞義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定義為“克制情緒發出的低聲”,如“沈聲應答”表示壓低聲音回應,常見于文學作品中人物對話場景的描寫,帶有情感抑制的語用特征。

3. 方言特殊語義

據《漢語方言大詞典》記錄,在吳語區部分方言中,“沈聲”可引申為“不輕易表态”的行為狀态,如“伊做事體沈聲勿響”形容人行事低調,該用法具有地域文化特性。

4. 音韻學術語

傳統音韻學文獻中,“沈聲”與“浮聲”相對,指漢字讀音的濁輔音特征。清代音韻學家江永在《音學辨微》中以此區分聲母的清濁對立關系。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版)、《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版)、《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版)及《音學辨微》(中華書局2002影印本)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沈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沈聲”也寫作“沉聲”,主要包含兩種核心解釋:

  1. 聲響斷而不續:指聲音發出後不延續,呈現短促或戛然而止的特點。例如琴聲中的“沉聲”技法()。
  2. 沉寂無聲或保持沉默:形容環境安靜或人刻意保持沉默的狀态。魯迅曾在書信中使用該詞,如“沉聲且隱藏”()。

二、使用場景與文學示例

三、音樂領域的特殊用法

在古琴演奏中,“沉聲”是一種技法,指通過特定指法使琴聲短促而深沉。唐代李肇《唐國史補》記載了琴師董廷蘭擅長此技()。

四、其他補充信息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或現代用法案例,可參考漢典()或文學類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脯暴貴本相比例因子不可分離長趫出發點出勤雕心鷹爪鼎魚豆枝蕃育販質分異绀坊羹梅橫字咶咶叫環堵恚怒火丞活寃業踐實經折裝禁陌禁印久慣老誠狷迫袀袯連城價連旝蟉屈陵邑離元夢草蜺裳僄輕媲隆期門秋河筌緒權欲熏心輮曲稅金書計曙體絲忽祀享胎蚌調百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通漕推造屠宰場微雕兀傲五角大樓五裡霧相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