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沉敏”。沉着聰慧。《東觀漢記·馬客卿傳》:“﹝ 客卿 ﹞外若訥而内沉敏, 援 甚奇之,以為将相器。”《晉書·元帝紀》:“﹝帝﹞沉敏有度量,不顯灼然之迹,故時人未之識焉。”《明史·湯和傳》:“ 和 沉敏多智數,頗有酒過。”
“沈敏”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含義,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釋:
政界人物
沈敏(1968年5月生),浙江溫州人,現任甯波市委常委、鄞州區委書記。其履曆包括教育、共青團及地方行政管理等多領域工作,曾任溫州市鹿城區副區長等職,具有豐富的基層治理經驗。
革命先驅
沈敏(1916-2014),原名沈繼虞,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創始人之一。1936年參與組建抗日部隊,後加入中國共産黨,曆任八路軍團長、師參謀長等職,1955年獲授大校軍銜,曾獲“八一”勳章等榮譽。
越劇表演藝術家
沈敏(女),福建芳華越劇院一級演員,專攻老生與花臉行當。代表角色包括《包公淚》中的包拯、《紅樓夢》中的賈政等,以獨特唱腔和反串表演聞名,被戲迷稱為“沈老爹”。
“沈敏”古漢語中亦作“沉敏”,意為沉着聰慧,形容人内斂且有智慧。例如《晉書》中“沉敏有度量”、《明史》中“和沉敏多智數”等用法。
提示:若需了解特定人物的詳細信息,建議結合具體領域或背景進一步查詢。
沈敏,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沉靜、敏感。這個詞的含義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進行理解,可以表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或某個事件或物品的特性。
沈敏的部首是水(氵)和敏(敏)兩個部首。
沈敏的總筆畫數為13畫。
沈敏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晚,最早見于明代汪應辰的《十五宅論》一書,用來形容人的性格特點。
沈敏的繁體字寫作「沉敏」,字形與簡體字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在古代,沈敏的寫法可能不同于現代的形式。根據古代的字典記載,沈敏的寫法可能是「㳬」和「敏」的組合,表示一個人沉靜、敏感的性格。
1. 他的性格沈敏,對待事情總是思考得很深。
2. 她是一個沈敏的藝術家,能夠捕捉到一切細微之處。
3. 這個物品具有沈敏的特性,對于外界的變化非常敏感。
1. 沈默:指保持安靜,不說話。
2. 敏捷:指行動迅速靈活,反應敏銳。
3. 沉思:指深深思考,陷入思考。
4. 敏感:形容對外部刺激或變化十分敏銳,容易受到影響。
沉靜、安靜、深思、聰慧
浮躁、沖動、不敏感、笨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