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神火的意思、神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神火的解釋

猶靈火。 南朝 梁簡文帝 《詠螢》:“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 趙樸初 《訪波羅奈城》詩之三:“此姓由來淪賤役,誰知神火有傳薪。熊熊河岸焚身處,赫赫宮牆虎作閽。”自注:“亡者之家,遵教俗火化遺體,投骨灰于 恒河 ,火種則取于一旃陀羅姓之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神火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均源自權威辭書典籍:


一、本義:神秘的火光或自然異象

指自然界中難以解釋的發光現象,常被賦予超自然色彩。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7卷第987頁記載:“神火,謂奇異之火,如磷火、雷火等。”

例證:古籍中常将夜間曠野飄忽的藍色火焰稱為“神火”,實為磷化氫自燃現象(古稱“鬼火”)。


二、道教内丹術語:生命本源之火

道教修煉理論中指人體内部的先天能量,又稱“真火”“三昧真火”,與後天呼吸之氣(凡火)相對。

來源:

  1. 《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1994年)釋:“神火即元神所化之真陽,為煉丹之基。”
  2. 《性命圭旨·元集》(明代丹經)載:“以神馭炁而成道,以火煉藥而成丹”,此處“火”即神火。

三、文化引申義:精神意志的象征

比喻旺盛的生命力、堅韌的意志或崇高的信仰力量。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3版補充釋義:“喻指永不熄滅的精神,如‘革命的神火代代相傳’。”


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
  3. 《性命圭旨》(明代尹真人高弟著)
  4.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注:因古籍及專業辭書暫無官方線上版本,暫不提供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或權威學術數據庫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神火”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具體如下:

一、基礎釋義

  1. 靈火/聖火
    指具有宗教或神聖性質的火焰,常見于儀式、火葬等場合。例如,趙樸初詩注提到印度恒河火葬習俗中“神火”取自特定家族,象征傳遞信仰。

  2. 文學意象
    南朝梁簡文帝《詠螢》中以“神火”比喻螢火蟲的微光,形容其神秘而明亮的特性。


二、擴展釋義

  1. 神話與宗教中的神火
    在道教或傳說中,“三昧神火”等詞彙代表超凡的火焰力量,如提到神話場景中“九龍口冒仙煙”,體現神力。

  2. 現代引申義(成語)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極高明的才能或技藝”,但此用法較少見于經典文獻,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三、其他參考

提示: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古典文獻中多指靈火或文學意象,現代用法可能存在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谙事白霓備禦畚臿飑飑标冠鼻目秉節賓祭不可否認蠶蠒長便城市化徹坐串店村先生大沽之戰單危打喜地磁極鬥霜傲雪蹲膘耳聩肥庶革辛勾接勾牽驩咍嗢噱歡豫回禮腳資鯨音揪采冷冷清清鈴子啰飯貿辰駡題憫恤木羽納牖盤羊齊迹情急情靈焭單球籍球玉乳白色撒的實禍睡袋思而不學則殆探玩謄錄殄殲屯诐香火秀才小見遐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