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呻喚的意思、呻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呻喚的解釋

因勞苦病痛而呻吟或叫喚。《百喻經·人說王縱暴喻》:“夜中呻喚,甚大苦惱。” 唐 韓愈 《雙鳥》詩:“得病不呻喚,泯默至死休。”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五:“﹝她﹞痛得火燒火6*辣,想不呻喚,卻實在忍不住。”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呻喚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呻喚”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ēn huàn,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詞義解釋

指因勞苦、病痛而發出的呻吟或叫喚聲,多用于描述人在極度不適時的痛苦表現。例如:

“她痛得火燒火辣,想不呻喚,卻實在忍不住。”(李劼人《死水微瀾》)


出處與引證

  1. 佛經與古詩

    • 《百喻經·人說王縱暴喻》提到:“夜中呻喚,甚大苦惱。”
    • 唐代韓愈《雙鳥》詩:“得病不呻喚,泯默至死休。”
      (兩處引文均強調“忍受痛苦而不發聲”的反襯用法。)
  2. 現代文學
    李劼人等作家在作品中用該詞刻畫人物身體或精神上的苦楚。


用法與結構


近義詞與反義詞


例句參考

  1. 病痛折磨下,他整夜呻喚,難以入眠。
  2. 盡管傷勢嚴重,士兵始終未呻喚一聲。
  3. 舊社會勞工在壓迫中呻喚,卻無人傾聽。

“呻喚”一詞兼具文學與口語色彩,常見于描述生理痛苦或隱喻精神壓抑,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情感強度。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百喻經》、韓愈詩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呻喚的意思

呻喚是指因疼痛、病痛或不舒服而發出的低聲抱怨或歎息,常常用來形容疼痛或困擾。

拆分部首和筆畫

呻喚是由"口"和"言"兩個部首組成。

呻字由5劃組成,其中"口"為3劃,"言"為2劃。

喚字由11劃組成,其中"口"為3劃,"吅"為4劃,"口"為3劃,"卩"為1劃。

來源和繁體

呻喚的來源比較難以考究。在古代的《爾雅》中,呻字被解釋為嗚咽之音,而喚字則被解釋為叫喚之聲。

在繁體字中,呻喚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呻字的寫法為"",喚字的寫法為""。

例句

1. 他因病痛而呻喚不已。

2. 小孩在饑餓中呻喚。

3. 她疲憊地呻喚着,希望能得到幫助。

組詞

1. 呻吟:發出痛苦或不滿的聲音。

2. 歎息:因為憂慮、失望或悲傷而發出的聲音。

3. 抱怨:對某事或某人表示不滿或不高興。

近義詞

1. 哀歎:由于悲傷而發出的聲音。

2. 呻嗟:因為痛苦而發出的抱怨聲。

反義詞

1. 歌唱:用歌聲表達情感或講述故事。

2. 笑鬧:用歡快的聲音傳達開心或愉快的情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