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視;閱覽。《周禮·春官·肆師》“大祭祀,展犧牲” 漢 鄭玄 注:“展,省閲也。”《三國志·魏志·倉慈傳》:“ 慈 躬往省閲,料簡輕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遺之,一歲決刑曾不滿十人。” 宋 陸遊 《上二府論都邑劄子》:“自顧賤愚不肖,無尺寸可以上補聰明,而徒以無益之事上勤省閲,實有罪焉。”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 鄭氏 藝文一略該括甚鉅,核剖彌精,良堪省閲。”
“省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古代典籍引用
文學詩詞用例
明代戚繼光詩句“旌移蘭省閱初禖”中,“省閱”與禮儀活動相關。
多用于古代公文、曆史文獻或詩詞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籍或特定場合(如學術讨論)仍可能涉及。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中的用法,可參考《周禮注》《三國志》等原始文獻。
《省閱》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精讀;認真閱讀”。在這個詞中,省指的是“精熟、認真”,閱指的是“讀”。
《省閱》是由“⺙”(十的部首)和“阝”(阜的變體部首)組成的。它的總筆畫數是9。
《省閱》這個詞來源于《左傳·昭公三十二年》:“《詩》曰: ‘王赫斯文、丕茞斯翼、肆孝翼翼’ 。”這句話傳達了人們應當熱愛文學、孝敬父母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省閱”被寫作“省閱”。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省的部首為“目”,閱的部首為“門”,因此“閱”字的舊體寫作“閲”。而省的舊體寫法為“親”。
1. 他花了整個下午的時間省閱那本經典的文學作品。
2. 學生們被要求認真地閱讀課本,做好閱讀理解的練習。
1. 仔細閱讀
2. 深入閱讀
3. 快速閱讀
1. 精讀
2. 詳讀
3. 通讀
1. 浏覽
2. 粗讀
3. 草率閱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