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慎簡選。《書·冏命》:“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 孔 傳:“當謹慎簡選汝僚屬侍臣。” 唐 元稹 《崔蔇檢校都官員外郎兼待禦史制》:“慎簡其屬,毗于厥政。”《清史稿·穎親王薩哈磷傳》:“惟皇上慎簡庶僚,任以政事。”
“慎簡”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進行綜合解讀,主要包含以下兩層釋義:
1. 謹慎選拔(古籍原意) 該釋義源于《尚書·冏命》等曆史文獻,指謹慎選擇人才或僚屬。例如:
2. 慎重簡化(現代引申義) 現代漢語中衍生出另一層含義,強調在處理事務時既保持謹慎态度,又追求簡化流程,避免繁瑣。例如:
補充說明
兩種釋義的差異主要源于古今語境的演變,需根據具體文本判斷其含義。
慎簡是一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慎的部首是心,筆畫數為10;簡的部首是竹,筆畫數為10。慎在這裡表示謹慎、小心的意思,簡則表示簡單、簡化的意思。
慎簡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哀公十二年》,原作為「慎之又慎,簡之又簡」。在繁體字中,慎的部首心在正上方,簡的部首竹在正下方。繁體字寫作「慎簡」。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慎的字形稍有不同。慎的右部在上方有一撇,表示謹慎小心;簡的字形類似現代的繁體字,右邊是豎的一筆,表示簡化。而繁體字慎簡中的簡與簡的字形大緻相同。
1. 做事情要慎簡,不要疏忽大意。
2. 慎簡處理問題能節省時間和精力。
1. 慎重:謹慎而嚴肅;重視。
2. 簡化:使變得簡單,減少複雜性。
3. 慎行:行事要謹慎小心。
1. 謹慎:小心、慎重。
2. 精簡:簡練、簡化。
1. 魯莽:輕率、冒失。
2. 複雜:繁瑣、龐雜。
【别人正在浏覽】